”坏透了“的幽门螺杆菌(HP)
幽门螺杆菌由于与胃癌的亲密关系,近年来可谓红透了大江南北,由于其强烈的致癌性和易感性,很多人对它望而生畏。
发布于年的《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提出,目前已确定的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疾病包括:
胃炎:几乎所有Hp感染者都有胃炎,主要可分为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淋巴细胞性胃炎等。其中,1%会转变为胃癌。溃疡:Hp感染者中,大约15%~20%会患上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疾病。肿瘤:约1%的Hp感染者会发生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消化不良:Hp感染者大约5%~10%会发生消化不良。其他疾病:近年研究发现,很多胃外疾病也可能与Hp感染相关。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缺铁性贫血、微量营养素缺乏(如维生素B12缺乏)、某些皮肤病(如慢性荨麻疹、酒渣鼻、慢性湿疹等)、结肠肿瘤、胆结石、糖尿病、冠心病、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病、帕金森病)等。
可见,HP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坏透了”的致病菌!
而年4月发布的《中国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胃癌防控的专家共识意见》更是明确指出:
在胃癌高风险地区开展根除H.p的基础上,应逐步推广H.p的广泛根除以预防胃癌;18-40岁之间根除,受益最大;60岁以后根除也能收益;开展H.p的规范根除不会带来不良后果;根除幽门螺杆菌是预防肠型胃癌最为重要的手段;在胃癌高发区人群中和普通社区人群中均推荐H.p筛查和治疗策略。
说了这么多,事实上可以浓缩为一句话:
幽门螺杆菌(Hp)是胃病、胃癌最重要的可控的危险因素,
Hp不是一种人体共生细菌,更不是一种益生菌,
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
所以:除非有抗衡因素,对所有Hp感染者均应予以根治。
那么,抗衡因素是什么?
是不是都要全民普查全民根除呢?
哪些患者不宜根除Hp呢?
一、什么是抗衡因素?
抗衡因素包括人群抗衡因素和个体抗衡因素两大类:
1、人群抗衡因素:
在我国有14亿人口,超过一半的人感染了HP,Hp感染基数大,即使根除Hp之后,虽然每年的再感染率不高(3%~5%),但是5~10年的叠加再感染发生率仍然不容忽视。
除此之外,由于不规范用药等多方面原因,我国Hp耐药率越来越高,即便共识推荐的治疗方案所包含的药物越来越多,Hp根除率仍然逐步下降,同时耐药菌在人群中进行传播,进一步降低了Hp的根除率。
所以,专家们担忧抗生素的广泛耐药、医保资金滥用、不发达地区难以实现筛查等。
比如,假定一个人的检查和治疗费用约为:元+元=元,如果一半人口筛查和治疗,将是数千亿的费用。
这可能是很多专家学者反对全民筛查的主要原因!
2、个体抗衡因素
简单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A、年龄因素:儿童则因为年龄较小,依从性和耐受性较差,根除效果差,再感染率高,药物不良反应相对成人较严重。造成儿童肠道菌群失调等。且Hp存在一定的自我清除率,同时儿童发生严重疾病的风险较小。大龄老人,则需要权衡根除的获益。B、疾病因素:因为大剂量抗生素及铋剂的使用,可能会对肝肾功能带来负担,对于肝功能受损、肾功能受损、白细胞下降等患者,需要注意,或延缓根除治疗。C、有人认为,HP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炎症性肠病、肥胖、过敏性疾病、哮喘等胃外疾病的保护性因素。但这个担忧并没有被证实,值得商榷。D、Hp根除治疗所用药物可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包括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等引起的过敏反应,克拉霉素、四环素、甲硝唑等引起的肝肾*性,以及铋剂对肾功能造成的影响。而根除率较高的呋喃唑酮还会引发另外严重的不良反应——多发性神经炎。E、有人担心,根除Hp治疗涉及到的质子泵抑制剂(PPI)对胃酸的抑制以及抗生素的使用都会影响胃肠道菌群。实际上,研究表明,一般根除治疗8周以后,肠道菌群可自动恢复到治疗之前的状态。
哪些人不建议根除治疗?
1、伴发严重疾病的患者
比如系统性疾病、恶性肿瘤、老年痴呆、精神类疾病、肝/肾/心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或更加严重的疾病。
这些患者根除Hp不能从中获益,就不需要根除Hp了。
2、高龄老人
高龄是根除Hp的抗衡因素,但具体多少年龄以上不需要根除Hp,目前尚无定论。
根除Hp的最佳年龄是18~40岁。一般根除后10年收益最大。
年统计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76.7岁,而胃癌发病高峰是40岁~80岁,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
如果患者是70岁,全身重要脏器无严重疾病,根除Hp对防止其胃癌发生仍然是有益的。
如果患者是80岁,虽然根除Hp对其本身防止胃癌来讲获益不大,但如果患者全身情况尚可,能耐受根除Hp的药物,也可以考虑根除Hp治疗,因为能减少家庭内Hp传染源,防止家庭成员之间Hp的互相传染;但如果患者一人独居,那就没这个必要了。
因此,几岁以上的人群不需要根除Hp,目前没有具体规定,需要结合患者年龄、全身情况及家庭因素,具体分析而定。
3、14岁以下儿童
Hp感染通常在儿童期获得,但与成人不同,儿童和青少年感染者很少会发生严重疾病。在儿童期感染的Hp,还有可能有利于感染者生命后期免疫系统的发育,与儿童哮喘等疾病也呈负性相关。
儿童服药依从性和耐受性较差;治疗药物有限,药物不良反应相对较成人严重,对肠道菌群影响更大;而且有一定的自我清除率。
因此,年中国儿童Hp感染的诊断与治疗共识明确指出,对14岁以下儿童除非有明确指征,否则不作Hp筛查和治疗。Hp筛查主要是针对18岁以上的成年人。
4、胃食管反流病、肥胖等
胃食管反流病、肥胖、炎症性肠病、过敏性疾病、哮喘患者是否要根除Hp,目前意见不一,争论比较大。
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哪些人需要治疗?
根据我国第五次幽门螺杆菌共识意见,简单归结如下:
我既没有抗衡因素,也没有根除指征,治不治?
毕竟,就目前的研究来看,根除HP,利大于弊,是一项利国利民利己的大事。
其实一句话就能说明问题:
因为这是预防胃癌最为有效的可控因素!往大处说,这是关系民族未来的大事!
只要没有抗衡因素,那么就建议根除,不管有没有相关症状。越早受益越大!
小结一下
总之,Hp是致病菌,是胃病的重要病因,是胃癌最重要的可控的危险因素;而且Hp可经口传染,一人感染Hp会成为家庭内的重要传染源。
因此,要筛查Hp,要根除Hp,但根除Hp也有抗衡因素,对具体患者要具体分析,要考虑利弊得失。
对于,没有任何抗衡因素的成年人,都建议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