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评:盘活现有的停车位资源也是要紧的事
或许现有的收费*策对公共停车场的收费标准有了规定,但假如其与现实格格不入,就该即时作出调整
深圳市交委相关负责人4月1日表示,深圳将采用经济杠杆控制小汽车使用率,在4个试点片区收费泊位,开展1.2万个收费泊位建设。
深圳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270万辆,每平方公里车辆密度全国第一,建设逾万个收费泊车位,是着眼于现实之举。而在开辟新的泊车位资源之时,现有停车位资源是否都做到了物尽其用,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在深圳,一些公共停车场每月停车费为400多元,但小区露天车位每月才100多元,前者比后者贵了将近300元,一年下来就是三四千元,这对于工薪族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也因此,不少市民宁可将车停进小区或者泊在路边,也不愿意将车驶入公共停车场。
曾有友爆料,位于福田区景田北花景道的众鼎停车场高达数层,却常年空置,如今更涉嫌违规改建,原因是停车场收费过高,周边居民宁可将车停在路边,也不愿将车开进停车场。另一个可供参考的例证是,地处深圳繁忙路段——梅林关附近的民乐停车场,启用近一年来停车率却始终不足5%,千余车位闲置成为常态。一边是车位奇缺,一边是大量车位闲置,这样的状况耐人寻味。
因为收费高,所以没人停,因为没人停,所以以此为借口变更公共停车场用途。据调查,全市42个社会公共停车场,有11个存在擅自改变使用功能情况,占全市社会公共停车场总数的26%,你说它违规了,有人会辩称是无奈之下的“物尽其用”,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大量车辆无位可停、无家可归。
这样一种扭曲的状况需要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或许现有的收费*策对公共停车场的收费标准有了规定,但假如其与现实格格不入,就该即时作出调整,这样一方面可盘活宝贵的停车位资源,另一方面也可压缩权力寻租空间,让公共停车场不至于变成极少数人的牟利工具。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