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西”扶贫开发30年:产业扶贫“造血”西海固
新华银川6月23日电
宁夏回族自治区西海固地区,与甘肃省定西地区、河西地区并称为“三西”贫困地区。这里十年九旱,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还有七成多农户不得温饱。国家“三西”扶贫建设30年来,宁夏把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作为西海固扶贫开发的一大“造血”法宝。因地制宜打造出劳务、马铃薯、草畜、苗木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这些扶贫产业宛如一个个引擎,推动当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多年超过宁夏平均水平,群众生活水平大为改观。
把外出务工培育成旱涝保收的“铁杆庄稼”
沐浴着30多年改革开放的春风,西海固大批剩余劳动力摆脱对土地的绝对依赖,奔向城市,成就了被称为“铁杆庄稼”的务工经济。
据统计,2011年,仅有155万余人口的固原市,就有30余万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务工收入占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44%。
在泾源县冶家村,全村200多户人,户户输出一至两名劳动力。村民冶五五有4个儿子,各自成家,打工让他们的土坯房全部换成了砖瓦房。
“过去老百姓上山找钱,现在老百姓进城挣钱。”冶五五老人看得很清楚。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的固原地委、行署就提出西海固“每户输出1个劳动力”的目标。历经30年的努力,现在的固原市逐渐在长三角、珠三角、银川等地形成劳务输出基地,帮助和服务外出务工者。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西海固又兴起家庭妇女就近务工潮。在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碰到10多名回族妇女骑车数公里到邻村的设施农业园区锄草务工。村民苏发兰给算了一笔收入账,她家大部分山坡地已退耕还林,每年只种五六亩小麦,家里没有太多的农活干。丈夫打工10多年了,现在是一名劳务经纪人,家里的开销主要靠他每年五六万元的工钱。她现在经常就近打短工,每年也能收入五六千元。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特色产业
西海固几乎每年春夏连旱,但秋季雨水相对较多。10多年来,当地*委、*府顺应这一自然规律,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稳粮扩经,压夏增秋,逐渐形成一批特色农业产业。
如今,原州区成为宁夏的冷凉蔬菜基地,苜蓿草产业也正向纵深发展;西吉县成了“中国马铃薯之乡”和“中国西芹之乡”;彭阳县的辣椒红成一片;红寺堡区的酿酒葡萄已名声在外;同心县的圆栆每斤卖到上百元……
在西吉,马铃薯也称土豆,过去是“救命粮”,如今被叫“金豆豆”,种植面积超过125万亩,土豆收入占当地农民纯收入的三分之一。西芹号称“金杆杆”,2011年全县产量超过30万吨,种西芹的农民年收入6000多元,比其他农民高出2000多元。
“种小麦,喝面汤。种土豆,开摩托。种西芹,开小车。”西吉县夏寨村村民韩忠强打趣地说,祖祖辈辈种麦子,一亩山地只能打二三百斤,遇干旱,连种子都打不回。后来种土豆,平均亩产2000多斤。3年前他试种芹菜,每亩能产1万多斤。去年他靠卖西芹挣来的4万元钱买了小轿车。
原州区石羊子村村民过去靠种粮日子过得紧巴巴,如今田里不种粮食种苜蓿。种苜蓿解决了养殖牧草的问题,村里有190多户人养殖肉牛致富,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牛村。肉牛养殖大户马万武说:“现在活牛一斤能卖21元,一头牛能卖上万元,还愁没粮吃?”
绿色产业守住生态脆弱区生命线
今年以来,西海固的降雨相对往年出奇的“多”。近日穿行于西海固腹地,一路看见树绿草茂,庄稼长势喜人,好一派田园风光。
自治区*委常委、固原市委书记李文章说,10年来,自治区*委、*府针对西海固林草稀少、生态脆弱的现状,在国家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的基础上,提出全区封山禁牧*策,探索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筹的绿色产业。
2002年8月,盐池县境内天然草原全部禁牧封育,牛羊变圈养。过去,这个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宁夏唯一畜牧业县,因过度放牧,导致草原大面积退化和沙化。而10年后,禁牧封育使全县草原植被覆盖度提高到近70%,羊只饲养量不减反增,达到历史最高的251万只。
地处西海固的六盘山,堪称*土高原上的一座“绿岛”。曾几何时,山下的农户上山砍柴,毁林造田,放牧牛羊,不仅植被遭到破坏,人们也备受山洪等灾害之苦。20多年来,地处六盘山下的泾源县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如今新造林地50余万亩,相当于再造半个六盘山森林保护区。借着秀美的风光和独具的育苗优势,泾源县提出苗木兴县、旅游强县,大力发展苗木、旅游等绿色产业。到2011年,全县人均拥有两亩苗木,全县旅游收入也达1.5亿元。
泾源县园子村村支书伍秀明说:“1亩苗木要卖几万元,相当于每家多种了好几十亩小麦。”
2011年,宁夏启动35万生态移民工程,把西海固当地不能脱贫的回汉群众,整体搬出深山另走致富路,让迁出地生态得到自然修复,重回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