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北京时间8月29日上午,漫威电影《黑豹》主演查德维克·博斯曼与结肠癌斗争4年后,在家中去世,而三个月后就是他的44岁生日。
博斯曼在年被诊断为III期结肠癌。这令人们在惋惜他英年早逝之余,不禁有一丝怅然:结直肠癌是最容易在早期被筛查出的癌症之一,早期结直肠癌的治疗也相对简单;如果发现得更早一点,博斯曼的生命是否可以再延长?其他癌症,是否也可以凭借早期筛查发现呢?
癌症早期筛查是近年来理论上最有前景、进展最快的领域之一,然而,它并非无所不能的神术,仍是有很多缺陷的、发展中的技术。即使同被冠以“癌”的名号,不同癌症的差异却非常大,癌症筛查也不能只划一根标准线。
在今天的推送里,我们会为你介绍癌症筛查的本质、类型、适用范围以及缺陷,为你是否要进行筛查提供尽可能客观的参考信息。
癌症筛查,防微杜渐
美国疾控中心将癌症筛查定义为“在尚无症状时,检查身体是否有癌症存在”。
“无症状”不代表“无癌症”,因为癌症不像食物中毒,三五个小时就能闹得天翻地覆。除了一小部分急性肿瘤会迅猛生长引人注目,大多数肿瘤都善于不动声色地闷着坏,直径仅仅一两厘米的肿瘤,在体内或许已经潜伏了好几年。
在肿瘤韬光养晦期间,如果没有长在神经或者血管附近,它也并不怎么挑事儿。而等到患者有不适感,要去看医生拍片子的时候,肿瘤常常都已经大到影响正常生理机能,才会引发症状了。
图丨pixabay
癌症筛查,就是在“肿瘤萌芽了”和“肿瘤搞事儿了”这段窗口期之间的检查。
结果发现没肿瘤当然最好;如果发现肿瘤,也可以欺负它身量尚小,采取一些医疗手段争取把它消灭干净——早期和晚期癌症的治疗难易度以及相应的存活率大不一样,比如结肠癌,据美国年—年的统计结果,局部(local)结肠癌的五年相对存活率是90%以上,而区域性(regional)的则会降到70%左右,发展成转移性(distant)后存活率更是只有10%上下[2]。
癌症筛查,就是防微杜渐,希望将肿瘤截杀在早期,提高患者存活率。
现在主要采用的癌症筛查手段,有常规体格检查(比如用触摸的方法去寻找乳腺癌和睾丸癌的肿块)、实验室取样化验(检查血液、粪便或者其他体液,寻找肿瘤标志物),以及对组织做仪器成像(各种CT、X光、MRI)等等。
可筛之癌寥寥无几
结肠癌是其中之一
美国疾控中心参照美国预防服务组(U.S.PreventiveServicesTaskForce,简称USPSTF)的报告,给出的建议是:对于乳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以及肺癌,某些年龄段和人群值得进行筛查,某些癌症则不一定,比如前列腺癌、卵巢癌等。
以下几种癌症,在早期发现时进行治疗,都有较好的预后。目前来说,也只有这几种值得筛查。
结直肠癌:某些年龄段非常推荐筛查
结直肠癌的结肠镜检测则不分性别,它采用前端有镜头的软管探入肠道,让医生能直观地观察肠道内部,如果发现息肉和异常组织,可以直接就切除掉。这几十年来结直肠癌死亡率下降了40%多,很多人都觉得跟早期筛查有一定关系(也可能和治疗手段进步、人们生活方式改变有关)。
USPSTF推荐50-75岁的人不论性别,每十年做一次结肠镜检测,推荐级别是A;超过75岁的人,因为考虑到做肠镜也有一定手术风险,推荐级别是C。如果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等,则应更早、更积极地检测。
肠镜不是唯一的结直肠癌筛查手段,还有粪便潜血检测、钡餐造影、粪便DNA检测等多种检测手段,多是三五年做一次,可以由医生和患者酌情采用,相辅相成地起效。
结肠镜检查示意图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年版)》:
根据广州、上海、天津、北京对全市50岁以上及高危人群的结直肠癌筛查,结果显示结直肠癌发病率持续升高,通过筛查提高了早诊率,降低了病死率。主要方法包括根据年龄、家族史、粪便潜血检查等筛选出高风险人群,继而进行内镜筛查。
年《中国结直肠肿瘤早诊筛查专家共识》的推荐筛查人群为40-75岁一般人群,以城市人群为优先对象(城市地区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地区)。
乳腺癌:某些年龄段推荐筛查
据报道,由于早期检测的普及化,美国女性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从年的高峰到年间降低了38%——按美国人口基数算,这表示有接近30万名女性的生命要感谢乳腺癌筛查[3]。
但就算如此,乳腺癌筛查也不能一概而论。
USPSTF推荐的筛查是乳房造影术,即用低剂量的X光照射处于挤压状态的乳房,检测肿块。对于50-74岁的女性,两年做一次造影的推荐级别为B,即比较推荐,不过推荐级别略逊于非常推荐的A级。
年轻一些的,40-49岁的女性,情况就很复杂,推荐级别为C,要医生和患者酌情而定。因为对于年轻女性来说,假阳性(也就是没有肿瘤误报成有肿瘤)的情况要比年长女性多,大概有十分之一的异常结果最终都是虚惊一场。如果误报,不但会造成心理负担,还可能会导致过度治疗,反而得不偿失。
所以有家族病史的,或者测序发现自己携带易感基因的人,可以跟医生商量后决定要不要每两年筛查一次。对于这些人群,或许还要加上MRI,在更年轻的时候(30岁以后)就开始保持警惕。
乳房造影术拯救了很多生命,但并不是每个年龄段的女性都推荐做这项筛查丨Wikipedia,上传者BruceBlaus
宫颈癌:某些年龄段非常推荐筛查
对于宫颈癌,USPSTF推荐21—65岁的女性保持三年一次的宫颈刮片(巴氏涂片),级别为A,还可以做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检测,HPV跟宫颈癌有很强的正相关性。现在已经有HPV疫苗,有条件的适龄女性可以考虑接种。
而对于21岁以下或者65岁以上的女性,以及那些接受过子宫切除术的女性,则是D级,不推荐。
肺癌:某些人群推荐筛查
肺癌的一大诱因是吸烟,在美国,80%由肺癌导致的死亡都可归罪于吸烟史[3]。如果发现和治疗得早,可以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USPSTF推荐55—80岁有重度吸烟史(每天1包烟、烟龄20年,或每天两包烟、烟龄10年)、现在还在吸烟/戒烟不超过15年的人群,每年做一次螺旋CT检查,推荐等级为B。
其他癌症不推荐筛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目前使用的肿瘤标记物特异性不够,如果在分辨正常组织、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时候,用来确认肿瘤存在与否的标记物的精确度达不到可接受的级别,那么检查结果就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
2,有的筛查手段可能造成假阴性(有癌没查到)或者假阳性(没癌查到假的癌),弊大于利;
3,某些肿瘤生长缓慢,而且通常发生在高龄人群中,查到后若采用侵入性治疗,给患者造成的负担或许会超过放任不管的潜在危害;
4,就算查出来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去解决的那种,那么查不查也没差别。
基因测癌靠谱吗?
需要说明的是,美国也有其他机构给出对于癌症筛查的建议,比如美国癌症学会(ACS),它注重的是癌症,USPSTF则是对各种疾病都有涉猎,二者对于癌症筛查的建议并不完全一致,也很难说谁比谁更可信。只不过,由于USPSTF认定为A和B级别的筛查费用有医保赔付,所以他们的建议成为了大多数美国人的筛查指南。中国的情况和美国也有不同,具体做法还要听从医生建议。
那经常被提及的基因测癌是否可行呢?
很多人信奉安吉丽娜·朱莉的经历,她因为有乳腺癌家族史而进行基因组测序,发现自己有较高几率患乳腺癌,因此切除乳腺以绝后患。
安吉丽娜?朱莉的做法曾带动了一股筛查乳腺癌的热潮
事实上,现阶段的基因检测还很初步,受限于遗传学对人体基因组的理解,并不能通过提取几个口腔上皮细胞DNA就预告你一生的故事。这种检测目前只对寥寥可数的几种疾病有指导意义,而且能给出的也是“会不会患癌”的几率,并不能告诉你现在“有没有患癌”。
因此,多年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基因测序的态度也是摇摆不定——商业化的基因测序公司“23me”最初可以向顾客提供由基因组测序结果推导出的患病几率信息,后来被FDA禁止了,只许他们给顾客绘制家族谱系,到了去年,FDA又允许他们给出疾病信息了,不过仍限于阿尔茨海默、帕金森等等跟基因组关系明确的疾病。
与癌症治疗一样,普遍意义上的癌症早期检测仍是医学难题,甚至癌症发病原因也未完全被人类了解,因此癌症筛查的有效性、适用度还有待发展,筛查并非多多益善。
对于癌症,好在还有一些信息是明确的,比如远离烟草、酒精、槟榔等明确致癌物,一旦发现癌症病情,积极配合治疗。现代医学诞生数百年来,曾夺取无数人性命的疾病慢慢被攻克,今日的绝症或许也会很快被攻克,在那一天到来之前,我们也不会停止保护健康的努力。
作者:MarvinP
编辑:odette
题图来源:豆瓣《黑豹》
参考资料:
[1]R.Esfandyarpouret.al,Multifunctional,inexpensive,andreusablenanoparticle-printedbiochipforcellmanipulationanddiagnosis.PNAS.February21,vol.no.8E-E
[2]AmericanCancerSociety,ColorectalCancerFactsFigures-
[3]AmericanCancerSociety,CancerFactsFigures,
一个AI
多多益善、人人适用,这两个词分量太重,癌症筛查担不起。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
guo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