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1/2/25 10:22:00
接下来的文章里要写的是一个“提示”。这个“提示”是我从经历的诸多癌症患者相关咨询中,所总结出来的经验。我把它们写出来,希望能帮助人们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问题。这些经验可以简要总结为两个字:基线。癌症是一种可怕的疾病。即便有了基因测序、免疫治疗等领域的技术进步,治愈癌症仍然非常困难。也许是因为熟知疾病的可怕和治疗的艰难,人们遭遇癌症时容易出现“大开大合”的倾向。这种“大开大合”有两种比较常见的表现:表现一:追寻最好的药、最好的治疗,或是最新、最前沿的技术。人们通常认为,最新等于最好。同时,受益于便捷的信息资讯,普通公众甚至可以查阅到正在临床试验当中的药物。表现二:因为知道癌症治疗的时机非常重要,所以在动手术、做放化疗、更换治疗方案时常颇为积极主动。时机的确非常重要,但如果在执行之前没有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就会显得有些冒进。无论是表现一“追求最好”,还是表现二“重视时机”,其实都是对的。好的治疗手段和治疗时机,对癌症患者来说确实都非常重要。但如果失于精细,就很有可能适得其反。癌症的特性突出表现在个体化差异非常大。同样的肿瘤,不同人的情况可能差别很大;甚至同一个肿瘤不同时期的表现,也会有很大不同。所以这些年有一个非常流行的概念,叫个体化治疗,或者说精准医疗。无论是个体化治疗,还是精准医疗,具体到与患者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其实是疾病治疗的执行。恰恰与大开大合相反,癌症这种疾病的治疗特别需要精细。或者说,癌症的治疗特别需要工匠精神。精细治疗当然主要指临床治疗,那是专业医生的领域。我自己不是医学专业,总结的经验并非来自临床,而是通过观察专家为患者提供咨询服务的过程来发现其中的得与失。我想,把这些得失分享出来,大多数像我一样的非医学专业人士也应该能够从中获益。因为是非医学专业的经验总结,所以这些经验会是零散的、非系统的,而且很有可能是局部的。另外,我在描述这些经验时,所使用的也是更贴近普通人视角的非医学专业语言。①关于手术前的身体指标通常来讲,如果肿瘤还可以手术,则意味着病灶相对集中,尚没有可以发现的转移。这一般是个相对可以乐观的消息。有可能一个手术就解决问题,也有可能术后还需要做辅助治疗,也就是要再做化疗、放疗等。手术前,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可能更多注意力都会集中在手术上。其实还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