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加拿大和美国必读
ID:jianadabidu
这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因为癌症,再次无情地夺去了一个为公众所熟知的鲜活生命。
年10月25日凌晨5点20分,前央视著名主持人李咏罹患癌症医治无效去世。
发妻子哈文在社交媒体上寥寥一句,证实了这一消息:“在美国,经过17个月的抗癌治疗,年10月25日凌晨5点20分,永失我爱……”
如此突然的消息令公众震惊不已,这位备受人们喜爱的主持人就这样轻描淡写地,彻底离开了大家的视线。
癌症到底有多可怕?即使是一直热衷健身的李咏,也没能够抵抗过病魔的侵袭。
为了身体,他和家人低调远赴美国治疗整整17个月。
而近年来,伴随着癌症的高发,中国国内赴美国治疗癌症的人不断增多。尽管没有十足的治愈把握,但依然有人花重金前往美国求医?
在治疗癌症这一方面,中国国内和北美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差异?
为何总是谈癌色变
在很多中国人眼里,得了癌症就像被判了死刑,说起身边的谁谁谁患上了癌症,第一反应就是:完了。
的确是这样,人类天生恐惧病魔,更害怕病入膏肓无药可治。
癌症,就是当前中国人最高发,也最害怕的那种病。只要患上了,治愈的机会非常渺茫。
事实也的确如此,经权威数据统计,中国年新发癌症病例达万例,占全球新发病例的20%,死亡万例。
年我国有万例新发恶性肿瘤,每分钟7个人被确诊为癌症。在发病率不断上升的同时,治愈率却没有得到提升。
按照所有类型癌症的5年存活率来看,中国仅为25%左右。
如果还要细分下癌症类型,情势似乎更加严峻:
中国国内肺癌的五年存活率为16.1%、结直肠癌五年存活率为44.9%、肝癌为62%、胃癌为27.4%、食道癌存活率为20.9%。
相对而言,只有乳腺癌的5年存活率稍高,是73.1%。
为什么癌症要以5年存活率为分界点呢?
因为医学界通常以“5年生存率”来考察癌症的治疗效果,一般来说,癌细胞的转移和复发大多发生在根治术后三年之内,少部分发生在根治后五年之内。
意思就是如果患癌5年没有复发,再次复发的概率就会很低。
显然,以患癌5年的存活率来看,上面的数据会让中国国内的患者严重缺乏安全感。让我们再来看看美国的病人情况:
美国癌症协会发布的新数据显示,从年到年,癌症总体死亡率连续下降了26%。
同样存活率情况来看,所有癌症的5年存活率达到了67%,恶性黑色素瘤的5年存活率达到91.7%,前列腺癌达到98,6%,淋巴癌达到98.2%,膀胱癌的5年存活率是77.3%,食道癌64.5%,白血病60.6%......
如果还觉得不够直观,看看下图:
中美癌症患者生存率对比
而在加拿大,癌症对于民众也同样不可怕。仅从年年的数据就可看出,超过60%的加拿大人在被诊断出癌症后,预计能存活5年或更长时间: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约为平均64%,前列腺癌95%,乳腺癌87%......从年年到年年,所有癌症的存活率从53%上升到60%。对于多数美国民众而言,与癌症抗争的过程,更像是治疗慢性病一样。
数字就和现实一样残酷,说白了,国内民众患上癌症之后,即便是经历了令人崩溃的的化疗和放疗后,通往生命的道路依然灰暗狭窄。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广阔的农村地区,很多癌症病人会选择放弃治疗,直接等待命运的终结。害怕是必然的,人类有多害怕死亡,国人就有多害怕癌症。如果真的可以,并没有人愿意谈癌色变。究竟又是什么,导致了国人对于癌症的惶恐?
医疗水平差异显著
治愈率的差异之所以如此悬殊,最主要的问题就在于医疗水平。据法新社估计,年,中国的医疗卫生支出仅占GDP的5.5%,人均美元,而癌症研究又仅占医疗卫生支出的0.1%,四舍五入平均每个人享有的癌症研究投入只有0.42美元。
相比之下,美国的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的17.1%,人均美元,癌症研究经费占其中的1%,癌症研究投入人均为94.03美元。单是癌症一项,美国人享受到的医疗投入就是中国人的近倍。
▲美国抗癌组织
这只是国家经费,没有算上私人募资和商业投资:美国现有超过家专注于抗癌的NGO组织——这比该国为心脏病、艾滋病、阿尔茨海默症和脑卒中设立的NGO组织总数还要多,而这批NGO组织的年预算总额超过22亿美元。
高投入的结果必然带来更先进的治疗研究成果,《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每年医院排行榜。
在这其中,MD安德森癌症中心、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医院一直遥遥领先。
当然,除了研究资金投入存有差距。在药物革新方面,美国依然领先中国。
有国际机构统计,年,全球在癌症治疗方面的消费总额达亿美元,其中,美国的肿瘤药物支出超过其他所有国家,占总消费额的42.2%。
和其他国家相比,美国患者更容易使用到具有革新性的药物,因此在整体生存率方面获得显著益处。
大量早已在欧美广泛使用的癌症类药物,要么迟迟未能在中国大陆上市,要么售价远高于美国,典型的例子包括易瑞沙(非小细胞肺癌)和赫赛汀(部分胃癌、乳腺癌)这类靶向药。
▲格列卫诞生之后,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被提高到了85%以上
再举个例子,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令人闻风丧胆的儿童颅外肿瘤。
近年来,中国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每年新诊约例,常规治疗5年生存率约10%-20%;而在每年约名美国儿童患者种,小于1岁的患儿存活率为95%,14岁以下的患儿为68%。
免疫疗法将高风险患者移植手术后的生存率从46%提高到了66%。但是中国目前尚没有引入该疗法。
对于国内患者而言,很多情况下,就算真的家里有矿,患上癌症后也无法享受到前沿性的药物治疗。
事实证明,如果一个身在美国的普通人罹患癌症后,能够比在日本或欧洲国家的患者多活1-2年。
如果要和一个在国内接受治疗的中国癌症患者相比,则可以活的时间更久。
医疗保险与人文关怀
当然了,如果要认真聊聊治疗手段,如今国内其实还是引进了一些能够有效治疗癌症的靶向药物。
如果想用也还是能买的,顶多到最后千金散去不复还,能换得个好身体也就值了。
年,中国年度电影《我不是药神》轰动上映,讲的就是曾经白血病(血癌)的求生状况,英文译名Dyingtosurviv直接道出国内白血病患者群体的心酸。
那我们就拿人们从片中熟知的白血病神药,格列宁的原型——格列卫为例,看看中外的医保制度有着什么样的不同。
根据人民网在年初的调查显示,格列卫原研药在中国大陆的零售价格为全世界最高。
有媒体做过调查统计,格列卫在美国的售价是左右,澳大利亚为,韩国只要元人民币左右,是全世界30多个销售国家中最低的。
更重要的是,在以上大多数国家,格列卫早已纳入国家医保,甚至可以全额报销,日本患者每片只需7块钱。而中国直到年,才将格列卫纳入医保。
剩下还没引进的靶向药怎么办?还没纳入医保的怎么办?
据统计,年全球排名前25的抗癌药中,有10个药物尚未在我国上市,在27种常见癌症的个靶向药中,只有46种进入了中国。
更残酷的是,国进口肿瘤药价格问题,中国患者个人最高需要支付全价的77%,而在美国,个人仅需要支付22%。
此外,在中国大陆,还会针对进口药征收3%-6%不等的关税,以及17%的增值税。
此外,还有15%的医院加价,以及20%的流转费用。而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药品的增值税为0。
对于国内普通家庭来说,高昂的治疗费用和较低的治愈率实在是让人负担不起,只能无奈选择放弃治疗或者转为实际意义并不大的中医治疗。
但是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来说,既然千金也要散尽,还不如带着重金前往大洋彼岸寻求更大生机。
最后,还有不得不提的患者人文关怀。
▲病房紧张,国内癌症病人睡在走廊
对此,国内各路媒体多有报道。在报道中有这样的故事,45岁的脑瘤患者赵先医院进行了一连串的放化疗,肿瘤还没有明显缩小,他却已经被化疗的副作用给打趴了。
“当时化疗两天我就要吐一星期,一疗程下来就只能坐轮椅”。
化疗都是间大病房,一个人吐了所有人都吐,医生几乎没有什么药可用,只能鼓励病人要坚持下去。
转往美国MD安德森肿瘤中心治疗后,他明显体验到了巨大的差异。9个月的时间里,虽然有时也会出现头晕、倦怠、恶心这类副作用。
但“已经比国内舒服太多了”。一次独自去门诊化疗时,他感觉很不舒服,刚刚呕吐就被护士注意到了。
“别担心,我们有多种止吐药,”护士安慰他,并很快给他拿来了药和冰激淋。
▲加拿大GrandRivr医院癌症病房
类似赵先生这样的患者很多,他们选择在美国治疗癌症,不仅仅是因为这里的治疗技术更加先进,医院的人性化的服务。
医院会提供很多额外服务帮助肿瘤患者和亲友,比如为脱发病人提供假发用品店信息,为住院病人安排艺术创作项目减轻治疗痛苦,改善病人心态。
病人在治疗过程中会感受到更多关怀,而不是只能忍受日复一日的痛苦。
或许以上这些,正是不少国内患者选择前往北美治疗癌症的原因。这的确是个沉重的话题,涉及到了病痛,也涉及到了生命。
对于患癌病人而言,他们确实更北美这样的医疗手段和关怀保障,才能在病魔的侵袭下,放轻心态,顽强抵抗。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加拿大和美国必读,ID:jianadabidu。欢迎分享至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加拿大中文报诚意推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