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又称脑卒中,是急性脑血管病的总称,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常与年龄、性别、种族有关,而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心脏病、高脂血症、脑血管狭窄、肥胖、短暂脑供血不足等因素易诱发中风。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三大特点,是我国成人第一位的致死和致残病因。但只要大家对脑卒中有科学正确的认识,该病是可防甚至可治的。
七十味珍珠丸,预防及治疗中风及脑血管的珍宝藏药,点击图片查看
(以上产品属处方药,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参考,如有相关病症,请及时就医,根据医生开具的处方购买并遵医嘱服用。)
1
什么是脑卒中?
当供给脑部的血流发生障碍时,脑卒中就发生了,包括血管阻塞(缺血性脑卒中)和血管破裂出血(出血性脑卒中)。结果,脑细胞无法获得维持正常活动的供氧和供血,一部分脑细胞就会受到损伤或死亡。患者症状表现轻重不一,主要取决于受影响的脑部区域和受损的严重程度。
科学认识中风,做好中风病的一级预防至关重要,但现实生活中仍有很多人对中风病认识不足,甚至误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
关于中风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中风是一种病
中风不是一种病,它是对急性脑血管病的统称或俗称,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和小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疾病。其中前两种属于出血性中风,后4种属于缺血性中风。
误区二:中风是中老年人的专利
诚然,中风的主要侵袭对象是中老年人,临床资料显示,中风发病55岁以后每10年增加1倍,但这并不能说明中风对于年轻人就无碍。事实上,年轻人同样可遭受其害,而且近年来该病还不断“年轻化”,甚至儿童亦可患中风。年轻人中风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高血压、酗酒、吸烟、夜生活过度以及高盐、高脂肪的饮食习惯等。因此,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年轻人拒中风于门外的关键。
误区三:瘦人不会得中风
科学家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肥胖会增加心房纤颤的风险。心房纤颤引起的心律不齐可能导致中风,患者若不能得到及时救治将会导致死亡。胖人的确比瘦人更容易得中风,但并不代表瘦人不会得,只是几率略少。瘦人也可以患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而高血压、动脉硬化正是引起中风的罪魁祸首。此外,近年来的医学研究还发现,人体内蛋白质不足也是中风的一大祸根,而瘦人往往摄入蛋白质偏少,故更应当心中风临身。
误区四:血压低或正常者不会得中风
高血压伴有动脉硬化的病人易患出血性中风,但血压过低时,血管不能正常扩张,血液循环就会减少,导致脑血管发生痉挛,脑组织缺血、缺氧。此外,血压过低,还可能造成血液中的血小板、胆固醇与纤维蛋白沉积,使血液黏度升高,形成血栓而发生脑血管病,医学上称为脑梗死,这就是血压不高或者血压低的人也会得中风的原因。
误区五:中风治好后不会再发
其实不然,中风很容易复发,复发率高达25%,而且还有多次复发者。这是因为所谓中风治愈仅仅是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某些中风事实上是一些内科疾病的合并症,只有将这些内科疾病有效控制,如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肾脏疾病等,才能减少中风再发。
误区六:父母患中风子女也会得
中风并非遗传病,仅有一部分中风具有遗传倾向。因此,中风患者的子女不必忧心忡忡。但应指出,因为生活习惯的影响,这些人患中风的危险性可能大于一般人群。为此,他们应加强自我保健,认真、积极地防治高血压、高血脂和动脉硬化等。
误区七:中风病人要静养
其实中风病人静养,不但影响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而且还易造成废用综合征:瘫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现代康复医学认为,中风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有赖于大脑高级神经中枢与肢体之间神经通道的促通,这种通道的建立只有对肢体进行不断有效的刺激才能完成。因此,中风病人应早期进行康复运动锻炼,只要病情稳定(一般在发病后3~5天),就应开始康复煅炼活动。
3
如何防止脑卒中再发?
脑卒中患者更需要加强控制发病危险因素,接受适当治疗,调整生活方式。
1、接受抗高血压治疗。脑卒中患者需要密切监控血压,急性期过后,如果能够耐受,最好将血压降至/90毫米汞柱。必要时需要接受抗高血压治疗,可帮助患者降低血压、减少心力衰竭、心跳骤停和脑卒中发展的危险因素。治疗过程中,需密切注意血压波动,必要时请医生帮助调整降压药的使用。
2、抗血小板治疗。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后,大多数患者将采用抗血小板治疗,防止再次发病。该治疗能保护血细胞,防止粘连成团,形成血栓。
3、抗凝治疗。患有心脏病或曾发生过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抗凝治疗,该治疗可帮助患者减少因血栓栓塞引发的脑卒中。同时,需要针对心脏病的病因处理原发疾病。
4、①控制血糖。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病后,均应接受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监测,无明确糖尿病病史者,急性期后应接受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糖代谢异常和糖尿病。另外,还要对其进行生活方式及药物干预,以减少缺血性脑卒中或TIA的发生。
②调节血脂。除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外,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辅助降低血脂水平。
总之,预防中风应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平时对饮食调补、情绪调整、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