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癌症中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恶性肿瘤死亡占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
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
每分钟有7.5人被确诊为癌症
癌症早发现早治疗的金科玉律,小编已然快说破嘴皮了
以直肠癌为例,早发现和晚发现,患者5年生存率的差距是90%和12%
但传统的肿瘤标志物检测仅能作为辅助判断,肿瘤标志物升高≠得了肿瘤
在寻找早期癌症的“指纹”方面,中国科学院的专家有了新的突破
用荧光信号源的颜色来指示病变发生位置,在癌症发展的极早期就发现征兆
详细往下看↓
近日,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研发出一种可以高灵敏度检测微小核糖核酸(miRNA)浓度的新方法。
微小核糖核酸是一类长度为18至25个核苷酸的小核糖核酸,被称为寻找早期癌症的“指纹”。
发现这些癌症肺癌、胰腺癌、结直肠癌等多种类型的肿瘤细胞。
因为肿瘤细胞会导致人体特定微小核糖核酸浓度异常。
最大优势相比与传统肿瘤标志物,有助于在癌症发展的极早期就发现疾病征兆。
具体这样来检测↓
科研人员采用几十个银原子组成的团簇作为荧光信号源,来检测微小核糖核酸的浓度。
信号源发出红色荧光没有微小核糖核酸存在。
信号源荧光由红转黄存在微小核糖核酸。
微小核糖核酸浓度越高,原本的红色荧光越弱,黄色荧光越强,比较两种荧光的强弱,就能精确获知微小核糖核酸的浓度。
●优势:分析性能更优,而且操作便捷、条件简单,应用推广更加方便。能与影像学检测结合,指示病变发生的具体位置。
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国际权威传感器类期刊《传感器与执行器B:化学》上。
来源:新华社
编辑:曹思扬赵莹
设计:林婷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