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共享联盟·嘉兴姜鹏飞蔡舒安黄智翀
2月26日早上5时30分,天色微亮,沈建明早早起来了。翻身下床,他擦了擦脸,扒拉了几口早饭,拿上车钥匙,急匆匆地推开了位*兴市南湖区新嘉街道福临新家园的家门。
这天,沈建明要去上海市金山区血站献血。
春天来了,道路两旁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出门踏青的人也多了。约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沈建明开得十分顺畅。
这是他今年第四次来这里献血。
早上8时,血站刚开门,沈建明就到了,他是当天的第一批献血者。登记信息、填写表格、量血压……做好检查后,沈建明捋起袖管,又一次坐上了无偿献血的椅子,他手臂内侧的褐色疤痕还隐约可见。
42年,次,毫升。家里厚厚一沓无偿献血证,都是沈建明多年来一次又一次无偿献血的见证。一个成年人体内一般有毫升血液,沈建明这些年来累计的献血量,相当于24个成年人体内的血液量。如果把沈建明捐献的血换算成毫升一瓶的矿泉水,一共有瓶,打包成12瓶一箱的话,有18箱。
“我献一次血,也许就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
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就在此前两天,南湖区举行“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学雷锋志愿服务月启动仪式。现场,有一个熟悉的身影:一米七左右的个子,利落的寸头微微有些发白,双眼炯炯有神、充满力量。
他就是沈建明。
沈建明是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基建处的退休职工,当天作为老中青“志愿红”代表之一上台分享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他激动不已:“我愿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任何需要我的地方奉献爱心,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
这份炽热的初心,要从42年前说起。
年,19岁的沈建明在青岛开始了自己15年的*旅生涯。持续3个月的新兵训练结束,沈建明终于得空,和几个战友结伴出行。
青岛也有一条中山路,作为土生土长的嘉兴人,沈建明一下就想到了自己家乡的中山路,倍感亲切。就是在这条路上,沈建明第一次走进了献血车。
“当时没有想太多,挺好奇的,就尝试了一下,还知道了自己的血型。”献血车上的医务人员向沈建明介绍,献血不仅能知道自己的血型,还能挽救生命,沈建明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从此便和献血结下了不解之缘。
年的一天,一次偶然的机会,沈建明从原来的献全血转为献血小板。
当时,沈建医院探望住院的亲戚,交谈间,得知邻床有一位身患胃癌的病人急需用血,但是血站因血源紧张,一时供应不上,而病患的亲属因身体原因也都不能互助献血。病人的生命危在旦夕,沈建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上网查了资料,了解到癌症患者的治疗都需要使用血小板。”沈建明心想,自己平时就经常献血,从来没有出过岔子,献血小板应该也没问题。
从那时起,沈建明开始定期捐献血小板,大部分都是献两个单位,约等于毫升全血。
“全血是半年献一次,血小板半个月左右就能献一次。时间间隔短了,我能献更多血、救更多人,于是我就开始固定献血小板了。”对于献血,沈建明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
沈建明的手机里,有十几个和献血有关的交流群,看到需要献血的通知,沈建明总是第一个报名。退休之前,沈建明因为工作原因,只能在休息日去献血,为了不错过献血,他好几次放弃了单位组织的疗休养活动;退休之后,只要身体、时间允许,沈建明都会去献血。偶尔遇到血站血源紧张的情况,沈建明也总是随叫随到。
“我献一次血,也许就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献血是沈建明始终放在第一位的事情。
长年累月的献血,沈建明也已经成为一名献血“专家”。这不,和家人一起观看前段时间大火的某部电视剧时,沈建明就发现了一处不合理的地方,“电视剧里面那个角色不停献血,实际上是不可能发生的。现在我们献血,每次都要实名登记、人脸识别,系统上都有记录的。从健康角度来说也不符合规定,献血有严格的时间间隔要求。”
事实上,献血并不是一件没有门槛的事情。为了保证能献血、保证献血的质量,献血前一晚不能喝酒,也不能熬夜,有感冒、过敏、血压不正常等问题的人群都不能献血。“如果过几天要献血,哪怕是过年,我都尽量不吃那些油腻的菜。不仅要清淡饮食,平时也要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为此,沈建明格外注意每天的饮食休息等,拒绝了一个又一个饭局。
虽已年过花甲,但沈建明的身子骨硬朗得很,平时抱着刚满一岁的外孙女一口气上四楼都很轻松。在沈建明看来,献血者可以通过献血再造新鲜的血液,保持身体健康;有需要的病人有了健康血液的帮助可以重获新生,“献血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我想献更多血、救更多人。”
“献血不会上瘾,是责任上瘾、信念上瘾、意志上瘾”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只要可以,我会继续献血”
“你是不是走火入魔了?”
“是不是脑子坏掉了?献血上瘾了?”
“不献血你会全身难受吗?血管会痒吗?”
……
刚开始献血的时候,沈建明听到过不少质疑的声音。
不理解的声音再多,沈建明从始至终都没有动摇过献血的想法。年,沈建明在朋友圈得知嘉兴有一名9岁女孩身患白血病在上海抢救,急需血小板救治,他立马奔赴上海,为小女孩定向捐献血小板,挽救了女孩的生命;年,沈建明又前往杭州为白血病患儿定向献血,该患儿也早已康复出院……
“对我来说只是抽点血,然而对患者来说,这是一次重生的希望。这不仅仅是救一个人的生命,更是挽救了一个家庭。”沈建明颇感欣慰。
“献血不会上瘾,是责任上瘾、信念上瘾、意志上瘾!”渐渐地,许多人从不理解沈建明的行为变为尊重,也有很多人在沈建明的影响下,加入了献血的行列,发展成为沈建明的“徒弟”。
嘉善县惠民街道的张芳就是其中一位。5年前的一天,张芳送女儿去上大学,母女俩大包小包提了很多行李。上公交车时,热心的沈建明帮张芳母女提行李箱,眼尖的张芳看到了沈建明手上拿着袋子,上面印有“献血”字样。“您是刚献完血啊?”平时也有献血习惯的张芳感觉遇到了同伴,便和沈建明交谈起来。
交谈间,沈建明得知张芳有过献血经历,但还没有尝试过捐献血小板,就认真地向她“科普”。在沈建明的介绍下,当天送完女儿,张芳就去捐献了一次血小板,直到现在也在坚持。
最多的一次,张芳一年捐了22次血小板,这让沈建明既感动又自豪,他还贴心地为张芳准备了礼物。从沈建明手里接过礼物,张芳觉得沉甸甸的,“和沈师傅比,我还差得远呢。”
家人、同事、战友、朋友……短短几年,越来越多人在沈建明的影响下开始献血。
年,沈建明的妻子王志萍开始献血,一直献到超过年龄才停止;
年,战友陈文开始献血,目前已经献血近毫升;
年,女儿沈玲莉开始献血,年生完孩子,今年她重新开始献血;
年,外甥女张琦开始献血,每年献一次,年年不落;
……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周围献血队伍日益壮大,这让沈建明感到很欣慰,也更坚定了要继续献血的想法:“雷锋同志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只要可以,我会继续献血。”
“我自己也献血,所以并不阻拦他。”对于沈建明献血这件事,王志萍一直很支持,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开始担心丈夫的身体,也经常在沈建明耳边念叨,“现在年纪大了,多注意身体,可以适当减少捐献的次数。”沈建明听了,只是“嘿嘿”笑着,等到下一次需要人献血,他又是第一个报名。
这些年,人们对献血的认知也在改变,越来越多人意识到献血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如今的献血者中,年轻人已经成为主力*,有人还会选择在生日、结婚纪念日等特殊的时间节点献血。“现在献血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大学生都会来献血,真好啊!”作为一名献血“老将”,沈建明非常开心看到这样的变化。
“想多献一点、再多献一点”
浙江省提倡18周岁至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主动要求献血的,年龄可以延长至60周岁。年8月出生的沈建明已经过了60周岁,是一名“高龄”甚至“超龄”的献血者了。按照规定,沈建明在浙江省内已经不能再献血了。
沈建明不甘心,他上网查资料、四处打听,了解到上海市对多次献血者的年龄限制放宽到61周岁,他就计算好时间,每次都自己开车去上海献血。
即使出门在外,沈建明也会抓住一切机会献血。别人都关心好吃的、好玩的在哪里,沈建明最关心的是哪里能献血。和战友相约去湖南岳阳旅游时,沈建明刚走出车站大门,就被一辆流动献血车吸引了眼球。还没来得及和多年未见的战友打声招呼,沈建明就径直走进献血车,完成了一次献血。
青岛、嘉兴、上海、杭州、安徽、湖北、湖南……沈建明的“献血地图”不断扩大,具体有多少个城市,他已经记不清了。
全国无偿献血奖金奖、浙江省无偿献血奉献奖、嘉兴市无偿献血先进个人、嘉兴市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对于这些荣誉,沈建明并不在意,他仍在和时间赛跑——和战友进行献血比赛;身边的人积极献血,他还是会主动奖励;就算是疫情期间,仍继续坚持献血……
年3月21日,又到了他去上海献血的日子。当时的疫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为了降低风险,沈建明准备了酒精、口罩、手套、防护服,做好了全副武装。突然,沈建明看到了手机上弹出来的疫情防控最新消息,“没办法,只得返回。”当时,车子已经行驶到嘉善收费站附近,距离上海只有40分钟左右的车程了。
“少献一次,就感觉空落落的。岁数不等人,我不想放弃每一次献血的机会。”沈建明一直不甘心。之后再有能去上海献血的机会,沈建明照样冲在前头。早上五六时出发,下午1时左右到家,除了献血,他全程不下车、不停留,每次都是饿着肚子回家。有时候遇到金山区血站限采的情况,他只能去上海市血液中心献血,开车不方便,他就坐火车、转公交车、再换地铁,回到家已经是下午6时了。
回忆起献血的经历,沈建明从不觉得辛苦,但他有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之前疫情的时候,因为各种原因耽误了十几次献血,没能多出点力……”
这份遗憾,沈建明用志愿服务来弥补。退休之后,沈建明有了空闲时间,成为南湖万达献血屋的一名志愿者,平日里穿得最多的,就是那件红马甲。
无论刮风下雨,无论工作日还是休息天,几乎次次都能在献血屋找到沈建明。就连过年期间,他也到献血屋这里,日子过得比他上班时还忙碌。说起沈建明,血站的工作人员笑道:“老沈除了不会抽血,其他什么都会。”
今年8月,沈建明就61周岁了,到时他在上海也不能继续献血了。
眼看着献血进入倒计时,他早已开始谋划,“深圳那边还可以献血,虽然交通不太方便,没法做到半个月一次,但一年献几次肯定是可以做到的。”
“想多献一点、再多献一点。”沈建明暗暗下决心。
年轻时,沈建明在青岛海*潜艇部队服役。蓝色的天空、蓝色的海水、蓝色的*装……蓝色是他最熟悉的颜色。沈建明看惯了那滚滚浪花,习惯了浮浮沉沉,最喜欢的,还是那浪涛拍打着岸边的礁石,激起碎玉般的水花。
如今,红色成为沈建明生活中最常见的颜色。红色的血液、红色的志愿者马甲、红色的献血证……红色映照着沈建明的一腔热血,见证着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初心。
何谓热血?热血是可以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热情。沈建明目前有近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长,而这只是从注册之日开始计算的量。“嘉兴市年度最美志愿者”“嘉兴市年度优秀*员志愿者”“嘉兴市卫生系统优秀*员志愿者”……一份份荣誉,见证着他多年的执着和坚守。
而这份热血,也环绕在沈建明的家庭中,妻子王志萍被评为年十佳“红船银晖”最美志愿者,女儿沈玲莉被评为年度“嘉兴市优秀志愿者”,他们全家都是优秀志愿者,都是雷锋精神的践行者。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于沈建明而言,“为人民服务”就是捐献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重来的生命。几十年来,沈建明默默坚持做这件有价值的事情。不仅如此,他还和家人默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