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5岁送情报,9岁当红*,11岁参加长征。长征途中,由于年龄小、步子小,别人走一步,我得跑两三步,一天到晚不停地跑,我是跑完了长征。”
在北京东城区育群胡同里的一个小四合院里,一位传奇女性正在讲述着自己的经历,她就是开国上将萧华的妻子——王新兰。
王新兰
不畏艰难险阻,年仅十岁参加长征
年6月,王新兰出生于四川宣化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她的父亲王天宝是清朝时期的一名贡生,向来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他专门从外面请来一位先生,负责教女儿读“四书五经”。
说起王新兰的革命启蒙者,其实是她的叔叔王维舟。王维舟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后来在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中对共产主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坚定了一生的信仰。
在叔叔的影响下,王新兰积极参加组织上所发起的各种活动。当时的王新兰年仅7岁,因为年龄小,不容易被反动派所察觉,组织上就通过她来传递各种密码文件。
王新兰和战友们在一起
年,红*队伍来到了四川省宣汉县。时任红四**治部主任的徐立清亲自接待了王新兰,当他看着眼前的这个小姑娘个子还没有步枪高,就笑着说道:“小*,你这么小当兵能干什么啊?”
王新兰提高嗓门大声地说道:“我虽然年龄小,但是我什么都会干。我会跳舞,会唱歌,而且学东西也比较快。”
在众人的劝说下,王新兰如愿以偿地加入了红*,这也在中国工农红*的历史上,开辟出了一个年龄最小的红*记录。
徐立清
王新兰加入红*后,被分配到了宣传队工作,成为了一名小宣传员。她天天跟着老同志们学识简谱、吹笛子、吹箫、打洋鼓,成为了宣传队里的多面手。
年,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红*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长征之前,徐立清觉得王新兰年纪太小,不愿意让大家带着她吃苦,可王新兰三番五次的申请,最后她被宣传队的大姐姐们扶着上了渡船,开始了漫长的征程。
长征途中,这个个子没有步枪高的小姑娘在宣传队里又写标语,又编节目,表现得十分出色。一路上艰难险阻,王新兰变得粗糙了起来,双脚也磨起了泡,可是她没有任何的怨言,依旧跟着队伍们一边宣传,一边鼓动将士们提高士气。
王新兰虽然意志坚定,但由于长时间的行*导致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有一天,王新兰在行*途中刚走了几公里路,眼前一黑栽倒在地上。战士们用树枝扎起了担架抬着她往前走,可是部队刚走到川西,她就已经牙关紧闭,不省人事了。
战士们在长征途中
她的头发、眉毛全部脱落,宣传队的一位大姐抱着一线希望,天天把饭嚼烂,掰开她的嘴,一点一点地喂她。渐渐地,王新兰重新睁开了眼睛。
宣传队抬着病重的王新兰行*,行动非常艰难,特别是有敌人尾追的时候。为此,有的战士建议把她送给沿途的老乡,等到长征胜利后,再接她回部队。这时,红四方面**治部主任洪学智说道:“王新兰这个孩子会表演,一台好的演出可以带给全体战士们莫大的精神力量。不管路上多么艰苦,我们也要把她带上,谁要是把她弄丢了,我就找他算账。”
就这样,王新兰被身边的哥哥姐姐们轮流照顾,连续走了三个月,她的身体慢慢好转。王新兰跟着宣传队的战士们来到了夹金山脚下后,很快就面临了新的困境。
当地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猴子也难爬,要想翻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面对艰难险阻,这个瘦弱的女孩打起了竹板,一遍一遍地说着她心中所记的词语。
战士们在翻越夹金山
最终,这个只有十岁的女孩经受住了难以承受的考验,成功跟随大部队抵达了陕北地区,结束了长征。
王新兰与萧华相识,罗荣桓撮合:你到了延安可不能再找别的男朋友
年8月,八路*总部的一些高级干部来到了陕西三元县云阳镇开会。此时的王新兰正好接到了组织上的通知,要去延安学习。
不巧的是,因为连日的大雨冲坏了道路,王新兰等几人被困在云阳镇。一天晚上,三个姑娘来到了镇子东头的草地上,跳起了广场舞。
她们跳完后,周围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王新兰转身一看,原来是陈赓旅长来到了跟前。陈赓介绍了自己旁边的萧华:“他就是萧华*委,也是我们红一方面*最年轻的指挥员。”
王新兰礼貌性地向萧华问好,此时的萧华年龄刚满21岁,说话的时候总是满脸微笑,没有一点官架子的样子,给王新兰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年轻时候的萧华
这条通往延安的公路,一直修了一个多月。这段时间里,王新兰和同伴们结伴散步的时候,经常能见到萧华。也许由于两人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使得彼此之间都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感。
有一天,王新兰发现萧华一直打量着自己,她羞涩地问道:“萧*委,你为什么这样看着我?”
萧华看着王新兰,一时间有些难以忘情,他赶紧掩饰道:“我看你穿着单薄,年龄又小,长征的时候怎么没有掉队呢?”
转眼间到了八月下旬,前往延安的道路修好了。两人分别之际,师*治部主任罗荣桓把王新兰叫到了自己的住处,他开口就询问道:“你就是王新兰同志吧,你喜欢萧华嘛?”
王新兰毫不犹豫地说道:“喜欢。”
罗荣桓继续问道:“那你爱他嘛?”
革命战争年代的罗荣桓
罗荣桓的这一问,使得王新兰彻底愣住了。因为年纪的原因,王新兰没有想过爱是什么,她只知道每次和萧华待在一起,心里就格外的开心。
罗荣桓接着说道:“萧华说他爱你,但是感情这个东西必须是双方自愿的,你可以好好考虑一下。如果你不爱他的话,我就早点和他说,让他彻底死了这条心。”
听到罗荣桓这么说,王新兰显得着急了,她立马拉住罗荣桓说道:“我觉得他挺好的,这件事情我去和他谈。”
罗荣桓脸上露出了笑意,他拍了拍王新兰的肩膀说道:“如果你也爱萧华,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你到了延安后,可不许再找别的男朋友。”
王新兰与萧华
王新兰点了点头,罗荣桓的心中还是有点不放心,他继续说道:“咱们立个协定,等到你结束学业后,一定要来我们师参加工作。”
王新兰没有多想,直接答应了下来。因为这样,她就能够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了。
当天晚上,罗荣桓请客,安排萧华与王新兰见了一面,萧华趁着这个机会向王新兰表白了。王新兰轻轻地点了点头,从此两个人确定了恋爱关系。
临走的时候,萧华深情地说道:“临走了,我也没有什么好送你的,组织上刚给我分了一条丝绵被,现在延安的气候比较冷,去了那里可以派上用场了。”
紧接着,萧华拿出了提前准备好的丝绵被递给了王新兰。
王新兰接过手里的棉被,心里十分欢喜。她拉着萧华说道:“你去了前线以后,可一定要给我写信,要不然我会担心的。”
萧华与王新兰
萧华点了点头,望了望王新兰远去的背影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毛主席欲将王新兰送到萧华身边,萧华婉拒:一切应以国事为重
王新兰来到延安后,进入了抗大学习,主要是*事和*治两项。从抗大毕业后,组织上鉴于王新兰的优异表现,决定将她送到*委通讯学习班继续深造。这段时间,她结识了毛主席。
有一天,王新兰与几个同学来到了河边散步,她亮开嗓子,来了一曲《信天游》。毛主席和警卫员正好从这里走过,他热情地向几位姑娘打起了招呼:“小同志,你们过来一下啊。”
听到毛主席的呼喊,几个姑娘都走上前来。大家做完自我介绍后,毛主席握着王新兰的手说道:“你的叔叔和我是老战友,他可是个好人啊。”
紧接着,毛主席问道:“听说你是萧华的女朋友,知不知道关于萧华的最新消息啊。”
革命战争年代的萧华
王新兰听后摇了摇头,因为在平型关大捷后,王新兰确实不知道萧华去哪里了,更没有收到过他的信件。
毛主席打趣地说道:“萧华还在八路*总部,但是这段时间要进行调动,他过几天就到渤海了,那距离日本不远了,你也要小心一点啊,小心日本姑娘把你的萧华抢走了。”
王新兰知道毛主席是在和她开玩笑,她装作不在意地说道:“抢走就抢走吧,我才不在乎呢。”
毛主席听后说道:“这么好的一个萧华,被人抢走了怎么行,这样吧,我给他拍个电报,让他过几天再行动,我派人把你送过去,你看行不行啊?”
听到毛主席的一番话,王新兰羞愧地点了点头。
毛主席在讲话
不过,萧华在接到电报后,委婉拒绝了毛主席的好意。他在回电中说道:
“主席,来电尽悉。国难时期,一切应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关于个人问题,无需考虑。”
王新兰看到这份电报后,内心百感交集。她没有多说什么,继续留在了延安。
尽管两个人相距很远,但他们之间的感情没有因此疏远。在之后的岁月中,王新兰一直想要找萧华,却因为种种原因受到了影响。
年,王新兰一行人从延安出发,来到了晋东南,又跟随第二梯队辗转来到了山东前线,经过三个多月的行走,最终成功抵达了萧华所在的部队。
萧华与王新兰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分别,他们各自成长了不少。萧华见到自己的爱人后,直接将她抱在了怀里,并说道:“新兰,你终于来了。”
两人聊了很多,互相倾诉着相思之苦。他们觉得在这非常岁月,没有那么多浪漫的,决定当即举办婚礼。
年11月21日,这一天是王新兰和萧华最为甜蜜的日子,他们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成为了相濡以沫的革命夫妻。自此,这对少年夫妻在战火中千锤百炼,彼此携手,不离不弃。
萧华病重,特意叮嘱妻子:你一定要替我完成两件事情
婚后,两个人的生活十分甜蜜。萧华是一位称职的丈夫,对妻子照顾的无微不至。
年秋天,王新兰生了一场大病。当时的她身体非常虚弱,两条腿抬都抬不起来,接下来一阵剧痛,王新兰支撑不住晕了过去。
萧华与王新兰
当她醒来的时候,看到了萧华,她很想抬起双手勾住丈夫的脖子,却提不起一丝力气。
萧华在一旁关心的说道:“别动,生病了就让我来照顾你吧。”
由于严酷的战争环境,王新兰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她又患上了痢疾,每天都要大便几十次。丈夫贴身的守护在妻子身旁,一次又一次地背着她去厕所。
此时的萧华白天忙于工作,晚上还要照看妻子。只有他在夜里听到一点声响,就会起身察看妻子的情况。
有一次,王新兰半夜醒来,看到了丈夫劳累的身影,她心疼地哭了。萧华看着憔悴的妻子,笑着说道:“怎么,嫌你丈夫没有照顾好你啊?”
简简单单的一句玩笑话,让王新兰的心里莫名感动。她哭泣着说道:“你是我最好的丈夫,这辈子有你在我身边值了。”
萧华全家福
在萧华的照顾下,王新兰的病情得到了好转。这次疾病如同一场考验,再次加深了夫妻两之间的感情。
抗日战争胜利后,王新兰跟随萧华来到东北,转战于南满、辽东、辽沈等地,之后王新兰又随大*入关,加入向南进*的序列。新中国成立后,萧华长期在*队*治机关工作,王新兰始终陪伴在丈夫的左右,不离不弃。
不管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年代,萧华和王新兰都十分恩爱,他们共同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年,*中央在中南海举行了授衔仪式,萧华成为了最年轻的开国上将,王新兰也成为了最为年轻的开国女上校之一。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特殊的*治环境,萧华无法置身事外,陷入到了那场劫难之中。王新兰一直在为丈夫的自由奔波,期间,她多次因为医院。
王新兰与萧华
艰难的岁月终会过去,时间转眼来到了年10月,新中国迎来了她的25岁生日,北京街头上一片祥和的氛围。国庆招待会上,萧华同中央领导同志一起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再次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之中。
年,萧华担任了甘肃省委书记,王新兰也跟随丈夫来到了大西北,经历挫折后的他们变得更加珍惜彼此。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当地的生产与建设之中,一起去基层,一起了解群众生活,去各个地方进行走访。
然而,这对令人羡慕的旷世佳缘却没能够白头到老。萧华为了新中国的建设长时间的劳累,患上了癌症,他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病床上的他特意嘱托妻子:
“你不用为我担心,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你一定要替我完成两件事情。第一就是将咱们的一生好好总结一下,写点回忆录。第二就是把我整理好的报告提交给总*。”
王新兰听后安慰着丈夫:“我要等你病好了,咱们一起去山东、东北等地,再去你工作过的地方去走一走、看一看。”
萧华将*在工作
在萧华生命的最后岁月,妻子一直贴心的守护在丈夫的身体。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年8月12日,萧华最终因病逝世,终年69岁。
萧华逝世后,妻子在整理他的书桌时,发现了一张纸条,只见上面写着这样几个字:
“永葆青春,题赠新兰。”
原来这张纸条是萧华在病重期间所写的,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但是又不敢让妻子知道,于是特意写了张纸条放在了抽屉的下面。王新兰知道这一切后,霎时间泪流如潮。
萧华的逝世,对王新兰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这个陪伴了自己将近半个世纪的男人,就这么离开了,从此以后自己只能一个人孤独的活在这个世界上。
晚年的王新兰
在萧华刚去世的那段时间,王新兰的心中十分难受。因为悲伤过度,她的身体一下衰老了很多,过了一年不得不提前办理退休手续。她本想用再为国家做一番贡献,可已经力不从心。
此时的王新兰,已经98高龄了。此时的她也许经常会回想起自己的一生,回想起八十多年前的那个夏天吧。
同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相比,那时候的爱情显得更加弥足珍贵。他们之间的爱情,没有炫丽的外表,却能抵御所有的风风雨雨。不离不弃,风雨无阻,与君相伴,也许就是爱情最美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