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范围内,胃癌是位列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之后,排名第五的最常见癌种。公开数据显示,年全球胃癌新发病例约.4万例,因胃癌死亡病例约78.3万例,分别位于恶性肿瘤发病率第5位、死亡率第3位。年,中国新发胃癌病例数为45.6万,死亡病例数为39万,分别占全球胃癌发病数与死亡数的44%与50%。
医院肿瘤内科副教授赵林介绍,除生活环境影响外,约有十分之一的胃癌有遗传因素,有明确胃癌家族史的人群,要比一般人群更早开始注重胃癌筛查。
癌前病变非癌症,但需引起重视
由于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加之胃镜筛查普及率不高,约80%的中国胃癌患者确诊时已是进展期。相反地,有些人在体检中查出萎缩性胃癌等癌前病变,因报告中带有“癌”字,随即引发巨大恐慌。对此,赵林特别指出,癌前病变并非癌症,但未来转变成癌的风险比较高,需引起重视。
赵林建议,一旦发现癌前病变,首先应进行密切监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建议定期接受胃镜检查,这也可以更及时地发现早期的癌变。”此外,改变不良的生活及饮食方式,如戒烟、忌酒、尽可能减少高盐饮食,也是另一种可行的办法。需要强调的是,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列为胃癌第一致病因素,如有发现,应该及时清除,以避免未来恶变。
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胃癌常被认为是“吃出来的疾病”。实际上,除饮食等致病因素之外,胃癌还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约有十分之一的患者可能具有遗传背景。赵林介绍,“当然,遗传性也需视情况而定,对部分人群而言,胃癌家族史会增加其患病风险;有一些情况则是明确的遗传性胃癌。”
有遗传家族史人群建议及早筛查
胃癌治疗,尤其是晚期胃癌治疗之难,是长久以来的一大难题。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胃癌治疗在化疗、靶向治疗以及多学科综合治疗方面取得进展和突破,今年更是进入免疫治疗的新时代。赵林指出,尽管创新治疗手段逐步可及,但针对创新药物的众多新特点仍需学习,“关键还是在于推进规范化治疗,即促进指南的推广。”
赵林表示,除治疗外,提升胃癌防治水平更有效的方式还在于胃癌的早防早诊。“消化道造影这种传统无创的方式,一般来说不能发现特别早期的胃癌,早期胃癌主要还需要通过胃镜筛查。”
至于何时开始胃癌早期筛查,赵林表示,一些国家都将50岁作为开始筛查的年龄,“也要看具体情况,如果是明确有遗传家族史的人,建议在最早患病亲属的患病年龄之前就开始做筛查。如果家里老人70岁的时候患上胃癌,就不属于典型的显性遗传,不一定需要那么早进行筛查。国内还没有明确的筛查年龄标准,这应成为下一步胃癌防治的工作重点。”
新京报记者张秀兰
点击图片阅读
▼
入伏了,多吃果蔬多喝水,晚睡早起正适宜
带状疱疹疫苗预约服务率先在北京上海开启,北京首针接种已完成
脑溢血发病趋于年轻化,专家提醒:夏季也是高发季
本文为趣健康(ID:xjbjiangkang)原创内容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欢迎朋友圈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