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至今仍不能完全治愈,确诊癌症之后,经过正规治疗的患者,用“X年生存率”表示存活时间。如果是早期、中期发现的癌症,大部分有不错的生存率。但如果是晚期,且是重要部位发生癌变,情况就不乐观了。总的看,癌症其实并不可怕,令人畏惧的是癌症扩散,据统计,约90%的癌症死亡病例,与扩散直接相关。
换句话说,癌症转移和扩散,对患者生存率影响很大。如何防止和阻止,乃至杜绝癌细胞扩散,是攻克癌症难关的重要因素。
什么是癌症扩散?即癌症的基础组成——癌细胞,扩散到全身各个肌体,是病情失控、治疗很困难的过程。人并不是生下来就有癌细胞的,是在成长过程中,正常细胞分裂、复制时出现差错而产生的,又可理解为生长失控的“正常细胞”。正常细胞生长多少,在哪个位置,早已安排得明明白白,但癌变后的正常细胞,可不管这些,随心所欲地生长,慢慢从小不点,长大为威胁生命的恶质肿瘤。
是不是癌细胞出现后,就会长大为癌症?不是。癌细胞出现后,会先被免疫细胞清洗,极难存活,但如果免疫力下降,免疫细胞战斗力受损,对付癌细胞力不从心,癌细胞就有可能存活下来,慢慢长大,耗时可能达十多年,成为肿块、瘤体。但癌细胞内部不是铁板一块,有时候这些失控的个体们,会莫名其妙“内部争斗”,可能的结果是肿瘤未经治疗,自行消失了,现实中确实发生过,不过很少见。
所以,癌细胞的成长,到最后露出獠牙,亦是千锤百炼、历经多个考验和磨难的,很狡猾,会“变脸”,会扩散。现在的治癌药物,很多是分不清哪些是癌细胞,哪些是正常细胞,统统消灭了。实际情况是,癌细胞被压制和减少了,但人也被折腾得差不多了,有的甚至挺不过去。至今投入应用的药物,极少有只杀癌细胞而不杀正常细胞的,有也是贵的离谱。
但癌细胞的“拿手好戏”是扩散,人体内部无数各型血管、淋巴密密麻麻分布,是人体成长的主要支撑,但对于癌症,同样如同“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大大便利了其转移和扩散,每时每刻在发挥作用的淋巴、流动的血液,成为癌细胞的“顺风车”,一旦时机成熟,就离开“原发灶”,到人体其他地方“安新家”。这个过程和时机,患者要警觉。
癌细胞转移扩散出现后,是不是游走到哪里就落户在哪里?不是。以几种常见的癌症为例:
白血病:原发于骨髓,常转移到肝、肺、淋巴、骨、肾。
肾母细胞瘤:原发于肾,常转移到肝、肺、淋巴。
乳腺癌:原发于乳腺,常转移到脑、肝、肺、骨。
结直肠癌:原发于肠部,常转移到肝、肺。
胃癌:原发于胃部,常转移到肝、肺、血管。
胰腺癌:原发于胰腺,常转移到肝、肺。
子宫癌:原发于子宫,常转移到肝、肺、骨、腹膜。
加上更为凶猛的肝癌和肺癌,不难发现,扩散最佳目的地,肺和肝跑不掉,为啥它们是癌细胞“最佳转移地”?
早在年前后,英国科学家提出了“种子土壤”的假设,即有癌细胞作为“种子”,某些器官作为“适合的土壤”,流传至今但缺少必要的实验数据。直到年,《自然》杂志专门刊文指出,癌细胞的转移扩散有确切证据。
《自然》杂志的文章来源于美国科学家,用大量病例跟踪和实验证明,癌细胞的转移扩散,并不是“说走就走”,而是做好一些准备,提前释放叫“外排体”的物质,到血液和淋巴里游荡,先去“打前站”,如同探路的“侦察兵”。有的器官防守严密,直接拒绝外排体,找不到门路的外排体,留下“此门不开”的标记后,继续探路。
惊喜来了!外排体发现肝、肺特别好说话,防守不太严,而且肝、肺的一些细胞,还像迎接亲人一般,把外排体“请进”内部,大喜过望的外排体,当然会留下鲜明的印记。
癌细胞们开始转移扩散了,根据外排体的标记,逐一进行落户,不幸的是,肝、肺是“扩散重点目的地”,这两个器官一个分管代谢、合成、解毒,一个负责呼吸,地位非同小可,癌细胞盯上了,很不妙。
这里,还要曝光一下那些好坏不分的重要部位细胞:肺部的上皮细胞、肝部巨噬细胞。癌症能大摇大摆进入,这些起到了里应外合的作用。
当然,癌细胞转移前和发生期间,身体会出现一些提醒和异常,但很容易被人们忽视,教训太多了。
如何防止癌细胞转移扩散?目前主要途径2条:
一是发现率,这是最重要的保底手段,发现越早,越主动,癌细胞是在中晚期以后才会转移扩散的,越晚发现对它们越有利。
二是诊断准确,判断其有没有转移,及时进行预判,为治疗和防扩散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