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手术切除是许多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获得治愈的重要手段,但并非一劳永逸。围术期治疗作为手术的重要辅助手段,已成为nsclc全程管理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日前,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的“肺癌围术期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国内首个基于高级别iii期临床研究证据的《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免疫规范化治疗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正式发布。该《共识》旨在为肺癌围术期免疫治疗的人群选择、方案制定、病理评估及患者全程管理等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提供全新治疗范式和规范化指导,从而帮助肺癌患者提升生存获益。
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以pd-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方案在nsclc围术期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随着多项iii期临床研究相继取得积极结果,围术期的免疫治疗已被证实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复发风险,提高生存获益。
共识基于八项高级别iii期临床研究证据
中国研究占据两席
肺癌是对公共卫生和公众健康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年,我国肺癌新发病例约万例,死亡病例约73万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首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作为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0%-85%。而其中约30%的nsclc患者初诊可手术切除,处于疾病的早、中期。
“围术期”指的是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与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三个阶段。过去,化疗是围术期抗肿瘤治疗的主要方式,但对于患者5年生存率的改善效果尚不显著。随着近几年来,免疫治疗方案的逐年增多,医学界也正在探索更有效的围术期抗肿瘤治疗药物,提升早中期nsclc患者的预后水平成为亟待解决的临床难题。
现场,医院王长利教授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他表示:“通过手术帮助早中期nsclc患者达到临床治愈是我们和患者的共同目标。免疫治疗时代的到来,让ii-iii期nsclc的诊疗已由单一手术,转变为手术联合围术期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模式。如何指导广大临床医师规范化应用,需要积极寻求创新解决方案。”
此次《共识》的发布主要基于近期八项高级别iii期临床研究证据,针对围术期免疫治疗临床实践中的常见问题,系统性提供规范化应用指导,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让患者更加充分地从创新治疗手段中获益。
对此,医院王文祥教授进一步介绍道,“共识的证据主要基于8项iii期临床研究,包括了两项由中国医生牵头开展研究。以rationale-研究为例,该研究全国共49家中心参与,取得了非常好的结果,第一个突出的结果是高完全病理缓解率(pcr),达到41%,意味着这部分患者切除后的肿瘤完全没有了活肿瘤细胞;第二个突出结果是显著降低复发和进展的风险,风险降低44%,意味着根治性手术真正能实现临床根治,对手术患者意义重大。中国胸外科医生正参与并主导肺癌围术期免疫治疗的前沿,为广大肺癌患者贡献出中国的力量。”
基于高级别临床证据
为临床一线提供规范化指导
此次发布的《共识》由近30位来自全国各省市的胸外科、内科、病理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共识专家组,共形成17点共识意见。以此《共识》为指导,广大临床医生将能够更好地为早中期nsclc患者围手术期治疗制定更加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如今,以pd-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很多患者已经会在治疗的某个阶段使用,或者将pd-1/pd-l1抑制剂列为后续治疗的候选方案。而首部高级别证据肺癌围术期专家共识的发布,在为临床一线提供规范化指导的同时,也让更多患者治得安心。
医院刘伦旭教授提出:“围术期免疫治疗通过免疫激活杀伤肿瘤细胞可以显著降低术后复发的风险,提高早中期nsclc患者的治愈率。对于患者来说,治疗路径由直接手术,转变为手术联合术前和术后的围术期免疫全程治疗,可能有患者会担心术前治疗延误手术,所以医生需要让患者了解手术联合围术期治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案,让患者能有积极的心态,更好和医生做好配合治疗。”
《共识》正式发布后,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将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展“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免疫规范化治疗专家共识巡讲会”系列活动,通过解读《共识》意见,更广泛地指导临床一线的应用和实践,助力我国nsclc诊疗进一步迈向规范化、高质量发展。
不同于手术、放化疗和靶向药,pd-1/pd-l1抑制剂本身并不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而是通过激活病人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pd-1/pd-l1抑制剂的作用就是阻断肿瘤细胞对t细胞的抑制。作为率先获批上市的癌症免疫疗法,pd-1/pd-l1抑制剂引领了癌症治疗的变革,在浦东“创新药”企业早已布局,特别是不少本土创新药企已实现商业化,并进入到“出海”的冲刺阶段。
上观号作者:浦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