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下篇癌症的治疗方法
TUhjnbcbe - 2020/10/29 14:23:00

和任何疾病比较起来,癌症的治疗方法都称得上错综复杂,令人眼花缭乱,正因为如此,关于癌症的疗法也出现了各种有意无意的错误解读。溯本穷源,以正试听,就是本文的目的。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看完这篇文章,你会对癌症及其治疗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因为本文综述了癌症所有主要疗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靶向疗法和免疫疗法。

随着抗生素的发明和人类寿命的延长,癌症已经成为继心脏病之后的人类第二大杀手。心脏病往往急性发作,死也死个痛快。癌症不一样,癌症病人要经受数月乃至数年的疾病折磨以及药物毒副作用带来的煎熬。所以,谈癌色变是有理由的。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癌症是老年病。除了血液癌症和来自于遗传的基因突变形成的癌症(比方BRCA基因突变的高致癌力特别是乳癌,导致很多女明星年纪轻轻就把两个傲人的乳房割掉,以绝后患),一般实体癌(即非血液癌)在四十岁之前很少发生。所以如果你还不到四十,就先别杞人忧天了。

和头疼脑热感冒发烧不同,癌症属于“威胁生命的疾病”。很多人得了癌症就基本觉得被判了死刑。其实也不必如此悲观。

希望还是有的,在哪里?这需要仔细研究一下癌症究竟是什么。

癌症其实只是我们为了方便而给多种疾病安上的一个统称。实际上,癌症在横向和纵向上都有很多不同。

从横向来说,癌症有几百种,常见的有肺癌,肝癌,肠癌,胰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等,这些癌症由于器官,病理和治疗方法的不同,病人的存活率差异很大。比如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五年生存率已超过85%,而胰腺癌却不足3%。

从纵向来看,癌症有不同的阶段。一般来说,癌症可以分为一到四期。不同期癌症病人的存活率有天壤之别,治疗手段也截然不同。即使对于治疗方法相当成熟的乳腺癌,一期的五年存活率已经接近%,而四期也只有~20%。

对于癌症病人来说,什么癌,第几期,决定了存活时间和概率。

为了更好理解癌症的不同阶段,有必要介绍一下癌症的发展过程。癌症起源于单个细胞由基因突变而引发的癌变,这个癌细胞经过不停的分裂形成了局部的肿瘤,我们把它叫做原发病灶。如果癌细胞就此老老实实在原发病灶宅着,癌症就并不如此可怕。在这一点上,植物比我们幸运的多。植物也形成癌症(树瘤),但是由于植物细胞缺乏流动性,所以植物的癌细胞只能固守根据地,无法星星之火到处燎原。

动物就比较不幸了,原发病灶的癌细胞不甘平庸,一定要出去闯世界。它们的第一步是侵入肿瘤附近的淋巴结,继而顺着淋巴液血液漂流到其它器官形成新的肿瘤,这就是癌症的转移。

癌症病人一般不是死于原发癌症,而是死于癌症转移和其引起的并发症。

国际公认的癌症阶段分类法是TNM方法,T代表肿瘤(Tumor)的大小和器官侵入程度,N代表癌细胞在肿瘤附近的淋巴结(Lymphnodes)转移,M代表远距离器官转移(Metastasis)。具体的分类标准非常复杂,但是大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四期。

一期癌症,只有原发病灶,没有转移。

二期癌症,原发肿瘤较大,器官侵入较深,并常有少量淋巴结转移。

三期癌症,有大量淋巴结转移,但尚没有远距离器官转移。

四期癌症,出现远距离器官转移。

由此可见,癌症有很多种,每种癌症还有很多期,严格说起来,它们都是不一样的病,难怪治疗方法五花八门。那么就让我们再来看看癌症的疗法。

癌症治疗的目的很明确——杀死癌细胞。但是具体怎么杀很有讲究,是一阳指还是蛤蟆功很大程度取决于癌症处于第几期。

清除局部病灶

最早的时候,对付肿瘤就是简单粗暴的手术切除,长在腿上锯腿,长在胳膊上锯胳膊,长在脖子上锯,,,不能锯了,只好随它自生自灭了。

后来又发明了放射性疗法(简称放疗)。如果不想动刀子,或者肿瘤所处地位不方便动刀子,就用放射性把癌细胞烧死。

对于一期二期三期癌症,因为没有远距离脏器转移,敌人都在一个碉堡里面窝着,只是碉堡大小不同而已,处理方法相对简单,派个董存瑞去把这个碉堡炸了就万事大吉了。怎么炸?就是上面的手术切除和放疗这两种方法。

所以,手术和放疗是癌症局部治疗方法(请注意局部二字),只对于没有远距离转移的癌症有效。

为什么?因为癌症转移的病人往往全身有多个病灶,总不能在病人身上到处割肉烧肉吧。这是手术和放疗的局限性。

一期癌症病人经过这样的治疗,治愈率可以达到很高。虽然不同癌症的治愈率不一样,但是基本可以认为,这个阶段的癌症是能够治愈的。二期三期的病人也有很大的治愈可能。

不过这两个疗法也不是毫无风险。手术治疗,毕竟要切下来一块肉,而且取决于一期二期或三期,可能是酒杯大的疤,也可能是碗口大的疤,对身体有很大损伤。很多老年人由于身体原因而无法手术。

放疗也不是清白的,放射性所到之处,好坏细胞统统受损。我们绞尽脑汁,想到一个办法,就是用几束射线分别从不同角度照射肿瘤,并在肿瘤上聚焦。这样的做法可以降低每一束射线的能量,从而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同时仍然保证肿瘤接受足够的放射剂量。还有一个办法是把单次大剂量照射改成多次小剂量照射,这样不仅降低了毒性,还增加了疗效。

在过去那个年代,只有手术和放疗,病人该割的割了,该烧的烧了,或者又割又烧了,然后就开始和医生一起坐下来祷告,祷告啥?祷告身上的癌细胞被切干净了。哪怕有一个癌细胞漏网,也可能导致癌症的复发。

因为医生也是人,不是猴子,没有火眼金睛。他也许能看到一个成形的肿瘤,但是他没有办法看到随波逐流的几个癌细胞和别的器官上刚刚形成的肿瘤小据点。但是不要小看这点点癌细胞,它们完全可以另立炉灶,重整河山,从头再来,形成新的肿瘤。

那么怎么办?

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方法,让我们即使看不见癌细胞,也能找到它们并歼灭之。

消灭转移癌细胞

办法当然有,就是找到一种药物,它可以区分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从而选择性的杀死癌细胞。因为药物是可以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的,所以有了这么一个药物,癌细胞就算逃到天涯海角,也逃不脱灭亡的下场。

听起来很容易吧,是不是有点小激动。不过且慢。听起来容易的事情往往做起来很麻烦。

问题的关键在于癌细胞源于正常细胞,所以和正常细胞差别很小,如何才能做到选择性的杀死癌细胞而不伤害正常细胞?就是这个问题让无数癌症研究学者愁白了头。

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先找到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不同点,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去寻找专杀癌细胞的方法。

那么,癌细胞和正常细胞有什么不同呢?最明显的不同,也是癌细胞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头可断,血可流,分裂下崽不可丢。它是死也要超生。

所以我们最早产生的想法就是去寻找一种只杀正在分裂的细胞的药。细胞分裂需要激活很多在静息状态没有活性的生物途径,如果我们阻断这些途径,不就达到了只杀癌细胞的目的了吗?

想法不错,令人振奋,我们被自己的聪明感动着,激励着,努力去寻找这种药物。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第一个这样的药物居然是来自于二战时期用来杀人的化学武器——芥子气。由此开始,一个个抗癌药被发现,至今已有数十个之多。因为这些药物都是化学分子,我们把这种治疗方法统称为化疗。

化疗药物很多,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它们都剑锋直指正在分裂的细胞。它们的作用机理有以下几种:

第一,抑制DNA复制。DNA无法复制,细胞自然无法分裂。具体机理有很多,有的是把DNA两根链连接起来(比方芥子气),让它们无法分离,有的是和DNA反应形成各种奇怪的加合物,有的是扁平的分子,直接插到DNA的碱基中等等。

第二,抑制细胞分裂,其中主要一类是抑制细胞的微管组装。微管在细胞中可谓是幕后英雄,因为在显微镜下你还不一定看得见它。但它既是细胞的公路系统,也是维持细胞结构的钢铁骨架,它还担任运输任务。细胞分裂过程中复制出来的两套DNA就是被微管拉着向两极移动的。所以,抑制微管组装也就抑制了细胞分裂。

第三,抑制代谢物的形成。DNA要复制,必须靠单体核苷酸的聚合,而这些单体是要合成的,阻断其合成途径,DNA复制自然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化疗药物的出现是革命性的,因为它开创了癌症全身性治疗的先河。还记得前面说到,手术和放疗是局部疗法吗?自从有了化疗,无论癌细胞藏身何处,无论我们能不能检测得到,药物分子都可以找到它们并加以消灭。自从有了化疗,病人和医生除了祷告以外,还有了一个可以确确实实控制癌症复发的手段。

而且由于化疗的全身性治疗功能,化疗还可以用于治疗四期已经全身转移的癌症。

既然有了化疗,那么手术/放疗加化疗的组合拳就顺理成章了。其理由很充分,先用手术或者放疗对癌症大部队加以毁灭性打击,然后再用化疗肃清小股流窜之敌,确保癌症不复发。

这套组合治疗方法直到几十年后的今天仍然是许多癌症的标准治疗方法。

但是化疗的缺点也很快暴露出来了,因为我们发现当初我们认为只有癌细胞分裂的假设是不正确的。虽然大多数正常细胞处于静息状态,很多正常细胞是在不停分裂的,包括血液细胞,皮肤细胞和形成头发的干细胞等等。因此接受化疗的病人经常出现脱发,皮疹和白细胞减少症状。

要知道,药物的疗效只是天平的一端,另一端是毒性,当毒性太高的时候,药物剂量将受到限制,意味着其疗效也受到限制。虽然化疗是革命性的,具有治疗转移性癌症的潜力,但是它的毒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所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随着生物学在分子水平的发展,我们的目光渐渐从细胞分裂这种大事件上转移到细胞信号传导这些更加微观水平的生物过程。癌细胞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是控制分裂和死亡的信号传导路径产生变异,变异就意味着和正常细胞不同,就意味着如果我们能阻断该变异的信号传导过程,就可以选择性的杀伤癌细胞而不会影响正常分裂的细胞,也就意味着避免了化疗的毒性。

这就是癌症的靶向疗法。具体来说,靶向疗法不再专注于细胞分裂这种粗线条的差别,而是从分子水平上找到一个由于基因突变而和正常细胞中不一样的蛋白,通过药物对此蛋白功能加以干扰,从而产生更强的选择性癌细胞杀伤功能。

如果说化疗是地毯式轰炸的话,靶向疗法就是激光制导的精准打击。

举个例子,表皮生长因子通路在很多癌细胞中过度表达,使得该通路高度活跃,引发癌细胞分裂。于是我们研发出阻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药物,由于很多正常细胞的分裂并不依赖于这个通路,因此,这个药物的毒性要小得多。

靶向疗法一出现,立马引起轰动。和化疗比起来,靶向疗法的副作用就像挠痒痒,肿瘤不停地缩,还没啥大感觉,吃嘛嘛香,显出了巨大优势。这是癌症治疗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需要一提的是,和化疗一样,靶向药物可以到达全身各处,所以也属于全身性疗法,可以治疗四期癌症转移病人。

但是,靶向疗法有个局限性。

细胞分裂是癌细胞的立身之本,不分裂那就不是癌细胞了,所以化疗对于癌细胞是不分彼此一律通吃。靶向疗法不一样,每种靶向药物都针对某个特定的目标,这个目标一般只在某些特定的病人群体才有。所以靶向药物不能用于所有癌症病人。

这就引出了生物标记物的概念。要想使用靶向疗法,必须对病人的癌细胞变异在基因和蛋白质水平加以*审,找到特定的变异(生物标记物),然后根据生物标记来决定使用哪种靶向药物。

因此,生物标记物和靶向疗法息息相关。很多时候,靶向疗法似乎没有效果,其实不一定是药物无效,很有可能是没有选对合适的病人。

在靶向药物成功的基础上,癌症研究者继续苦思冥想,另辟蹊径。这次他们换位思考了,以前一切思路都围绕着癌细胞转,但是癌细胞的生长离不开养育它的环境,又称肿瘤微环境,如果我们破坏了肿瘤的生存环境,不是同样可以达到消灭癌细胞的目的吗?

既然想到了,那就试试吧,于是抗血管生成药闪亮登场。癌细胞是勤劳的细胞,不停地生长生育,样样需要养料,养料哪里来,来自血管运输。癌细胞不停长大的同时也不停地分泌各种信号蛋白,促进血管合成,保证后勤供给。抗血管生成药的目的是阻断其养料来源,把癌细胞活活饿死。

更牛的对付肿瘤微环境的疗法就是当今大名鼎鼎的免疫疗法。免疫系统是肿瘤的天然克星,有鉴别并消灭癌细胞的本事。肿瘤必须找到逃避免疫系统攻击的方法才能顺利生长。在肿瘤微环境中经常有许多免疫细胞,这些细胞被肿瘤产生的各种因子洗脑,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不但不攻击肿瘤,反而成了肿瘤的帮凶,协助肿瘤生长。

免疫疗法就是要挽狂澜于既倒,通过药物唤醒这些被洗脑的免疫细胞,并刺激外围的新鲜免疫细胞进入肿瘤微环境,一起对癌细胞加以攻击。

免疫疗法和常规疗法的区别在于,常规疗法是用人造的化学分子直接(比方化疗和靶向疗法)或者间接(比方抗血管生成疗法)杀死癌细胞,而免疫疗法虽然也使用化学分子,但是这些分子的目的不是杀灭癌细胞,而是在体内创造出一批可以杀癌细胞的“活的”药物——免疫细胞。

和“死的”化学药物不同,活的药物具有适应性,可以随着癌细胞变化而变,让其更难逃脱,活的药物可以自身复制,等于形成了一支源源不断的抗癌大*,而且,由于免疫细胞有记忆功能,这些活的药物可以长期在体内捕捉漏网的癌细胞,直至将它们一网打尽。

由于这种种特点,免疫疗法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可以治愈四期全身转移性癌症的疗法!

但是即使免疫疗法也还远远没有到达我们想达到的目的。免疫疗法的特点是,当它有效时,其效果惊人,甚至可以治愈晚期癌症。但是,它的有效率还非常低,经常在20%左右徘徊,而且,对免疫疗法有应答的癌症种类还不是很多。

如何让更多的癌症病人受益于免疫疗法是当今的研究重点。除了不停研发更新更强大的药物,多种药物的组合疗法也是目前的主要趋势,其目的在于同时阻断多个癌症赖以生存的机理,使得它无法首尾兼顾,从而达到更强的抗癌效果。

癌症研究者不懈努力的结果是以上多种不同机理的抗癌药物的诞生,但是让我们沮丧的是癌细胞在最初的溃败之后经常能找到办法逃脱这些药物的打击,卷土重来,就连强大的免疫疗法也未能幸免。这就是癌症的抗药性。这是治疗癌症的又一大障碍。

癌细胞抗药性是如何产生的呢?

癌细胞一般是在DNA修复,质检和监控方面出现问题的细胞,因此很容易形成基因突变,一代代分裂下来,不同的细胞里面会积攒不同的突变。所以肿瘤其实是一堆不同的癌细胞形成的乌合之众。

假设某个肿瘤有三种癌细胞,分别有三种基因突变,A,B和C,姑且称这些细胞为A细胞,B细胞和C细胞。癌症的生长其实就是宏观进化的微缩快进版,因此,这些不同的突变形成的生存优势也不一样。我们不妨认为A突变形成最适宜癌症生长的性状,于是在这群癌细胞的乌合之众中,A细胞变成了老大,占据着大部分的养料和资源,生着最多的孩子,高高在上。而B细胞和C细胞只能靠残羹剩饭勉强度日。既然A细胞这么牛,子孙满堂,自然就成为了药物研发的主要目标。当对付A细胞的药物研发成功用在病人身上时,A细胞杯具了,B和C细胞却来了机会。压在它们头上的老大被人搞死了,它们自然无忧无虑开始茁壮成长。而药物却对它们无可奈何,因为这个药物是精准打击A细胞的药物。

这就是癌症抗药性的由来。

对付抗药性,上面提到的药物组合疗法是一个办法。同时阻断数个癌细胞生物通路,使其更难产生抗性。当然,组合疗法往往具有比单个药物更大的毒性,如何在提高疗效的前提下保持可以耐受的毒性是药物组合疗法要考虑的一大问题。

另一个方法是在癌细胞对某种药物产生抗药性之后,换上另一种药物,令其防不胜防。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癌症一线,二线甚至三线四线疗法。一线疗法是临床上证明的最有效的疗法。当癌细胞出现抗性不再对药物产生应答,则换上二线药物。二线药物失去效果,则继续以三线,四线药物治疗。。。

道路曲折,前途光明,确实是对于癌症研究的贴切描述。我们已经大大提高了癌症病人的生存率,但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条路注定不会平坦,注定会失败远远多于成功,但是我们仍然要走下去,因为只有走下去才有希望,畏缩不前我们将一无所获。

——————

下面总结一下,癌症的疗法主要有手术,放疗,化疗,靶向疗法和免疫疗法。其中,前两种疗法主要用于局部未转移肿瘤,后三种疗法可以用于局部和转移性肿瘤。

这篇文章以科普为主,无法面面俱到,比方化疗也可以考虑用在手术/放疗之前,减小肿瘤并增加手术成功机会,比方对于乳腺癌和前列腺癌还有激素疗法,比方放疗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通过杀死癌细胞刺激抗癌免疫功能,产生全身性抗癌效果等等。尽管如此,这篇文章应该可以给读者提供一个癌症治疗方面比较全面的描述。

来源:暮色仍苍茫-05-04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下篇癌症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