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读后感,来自于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专业的一名研究生。
从经济学的角度,《重疾革命》给读者带来哪些启发与思考呢?
"这种情感的联系是重疾险不同于保险其他险种的区别,也是重疾险创始人的最初动机。"
对投保人而言重疾认知重大疾病包括六种核心疾病,分别是恶性肿瘤、急性心机梗塞,脑中风后遗症,冠状动脉搭桥,重大器官移植,肾衰竭。其中恶性肿瘤包括癌症和白血病等。
从重大疾病的范围中可以看出,这些疾病大多病情严重,存在一定的死亡风险,并且需要长期的治疗和康复过程,因而对经济的负担较重。
一旦罹患重大疾病,人的态度可能会变得极端,大体可分为两类:想生和想死。
想生便遍访世界庸医名医,网罗各种奇方秘药,路费药费医费,哪个不要钱,然而走遍万里路,折腾千百回,花了无数的冤枉钱却只换来一纸误诊单,这样的结果有时比得病还难受。
想死则日夜忧思生前身后事,把人生看做摇摇欲坠的最后一片绿叶,只求早日解脱,不给家人朋友带来更多负担,殊不知重疾可治,活着才是对亲友最大的回报。
重疾险想解决得正是这些极端的态度,以保险经理人为桥梁,正确诊断,正确治疗,正确康复,用积极平和的心态面对重疾。
无论电视上传来多少某某人因癌症去世的新闻,投保人都必须意识到新闻本身是为了唤起对重大疾病预防的重视,从而树立其重大疾病可以治愈的信念,重疾险正是基于这样的信念应运而生的。
重疾险是凭病理诊断书即可理赔,无需出具医疗发票,因而在患病早期即可得到赔付,其用途可自由支配。一方面,它有助于得到更好的药物和治疗,另一方面,即使不幸西去,它也依然能为亲友送上一份祝福。
常言道,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一旦这笔险金被寄予了对生的希望和亲友的关怀时,它便不仅仅是冷冰冰的物质,而是带上了人的温度。对于不幸患上重疾的的人,重疾险是一份慰藉,而对于未患上重疾的人又应当如何看待重疾险呢?
重疾投保决策投保人对于重大疾病的认知不仅仅影响到对重疾险的认知,更影响到重疾投保的判断。
心理学家卡尼曼发现人们在不确定情景下对于经济决策的概率判断往往依赖于某些经验原则并会产生概率判断的系统性误差。
举例来说,一个长期生活不健康的人,可能会由于短短一年的运动而降低患病概率的判断;或者相反,他可能会根据过去的健康状况对现在健康进行一个接近的概率判断。
这样的直觉判断事实上对于投保人进行重疾险投保决策来说是有利有弊的。
有利的方面是投保人可能会由于对患病概率的高估而增加对疾病预防的重视,从而积极投保。
有弊的方面是投保人可能会由于患病概率的低估加之经济方面的考虑而不愿投保重疾险。
重疾险投保首先是一个经济决策问题,因而保险经理人往往从经济层面阐述,从而打消投保人的顾虑,说明其经济合理性。然而,是否患病本身就是一个随机事件,概率仅仅是衡量事件发生的可能,投保人不患病是后验结果,不代表不存在患病的可能。
但是投保人可能会形成偏见,重疾险对自己的作用太小,甚至在覆盖面上还比不过医疗保险,同时又是一笔经济支出,从而在决策或者重复决策过程中倾向于放弃投保。
这种做法不仅忽视了重疾险的作用方式和作用范围,而且决策方式在经济上也是不合理的,如上所述,这样的决策方式实质上忽略了大样本中的概率,是人们在经济决策中常见的认知偏差。此外,重疾投保不仅是经济决策,它事关社会生活的整体。
电影《我不是药神》里有这样一句话,“有什么都可以,就是别有病;没什么都可以,就是别没钱。”这句话说明了在中国医疗保险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重疾险的重要意义:它能让你有病的时候也有钱,治完病也不会没钱,甚至有钱的时候没有病。
前两点从重疾险的介绍中可以了解,那么为什么说有钱的时候没有病?这涉及到重疾险的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健康管理是重疾险的附加服务,在保险产品设计中逐步受到重视。首先,重疾险的健康管理是同保额捆绑在一起,这也就提供了从体检、诊断、治疗的一体化过程的服务,在经济上对于投保人更有利。
其次,重疾险的健康管理是主动式地推广,它旨在唤醒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而非等待人们自己去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最后,重疾险健康管理是一种人化管理,重疾险经理人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重疾险经理人不同于一般健康管理顾问,他也许在专业性上不如健康顾问,但他却更加了解客户,同客户有更深入的交流,对客户更加有影响力,如果加以专业性的培训,他将比健康顾问起到更大的作用。
用户收获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服务,更是无微不至的体贴和关怀,这是一般的健康管理服务所不能提供的。
社会保障保险的基本概念是集合同类风险的单位和个人以合理计算风险分担金的形式向少数因该风险遭受经济损失的成员提供经济保障的行为。
换言之,投保人越多,保费越低,保额也就越大。因而重疾险的投保数量是对其服务的增值也是对其价格的降低。这充分体现了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的一致性。
在投入一份保单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投保人也在为他们利益甚至集体利益作出贡献,为每一个因为重大疾病而遭受病痛折磨的不幸者带来一丝希望的曙光。
人不是功利的只会计算收益的经济人,而是生活在社会中同他人密切关联度的社会人。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论证了人的同情心,说明人是能为他们的苦难所反映的存在。黑格尔亦称人是其类的反映。
行为经济学家则从实证和理论说明人的社会偏好。种种理论无非就是在说明我们不仅关心自己,还关心生存在同一片土地上与我们同呼吸共命运的人。
中国文化的先贤孔子也早已提出这种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更指明了履行这种关怀的具体路径。老吾老以及人之劳,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投保者可以先从关心自己,关心身边的家人朋友做起,为自己和他们投一份重疾险,送上一份真诚的关怀。当这种关怀逐渐普及,保费下降到即使低收入家庭也能负担得起时,投保人就为促进社会福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对销售代表而言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通过医学知识普及引导投保人自主发现重疾诱因,提高健康管理意识。
投保后经常联系投保人,提供体检就诊服务,普及养生知识,提高投保人的健康水平。
理赔时,通过提供医疗服务信息,确保正确就诊就医。
理赔后,提供保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