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黎茵
编审|辛欣叶芳
编辑|廖颖瑶
48岁的王先生不久前被确诊晚期癌症,而令家人和他自己想不通的是,半年前,他刚做过体检,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是正常的。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据国家癌症中心年发布的报告显示,恶性肿瘤死亡占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且近十几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死亡率均呈持续上升态势,每年恶性肿瘤所致的医疗花费超过亿,防控形势严峻。
年全国癌症报告
不少人在体检中对肿瘤的相关检查也格外重视,如何看待肿瘤标志物?体检还有没有必要检查?
带着相关疑问,借中国肿瘤学大会在广州召开之际,39健康·新闻会客厅邀请到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许雯雯教授就肿瘤标志物相关话题进行了全面的分享,以下是采访实录:
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肿瘤标志物?普通人日常体检有没有必要做肿瘤标志物筛查?
许雯雯:肿瘤标志物,它是能够区分于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的一些标志物,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肿瘤的组织发生、细胞分化、细胞功能,以帮助患者身体内肿瘤的诊断、分类、预后判断以及治疗指导。
肿瘤标志物检测并不是普通人体检必做项目,不提倡对无症状人群进行普查。
但建议45周岁以上的成年人;具有肿瘤家族遗传史的人群;长期患有某些炎症性疾病的人群;从事某些特殊职业的人群;有长期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等5类高危人群每年进行一次筛查。
肿瘤标志物筛查对于癌症防控的意义是什么?
许雯雯:近年来,肿瘤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早期症状隐匿,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发展为晚期,因此早期诊断对肿瘤的治疗和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例如早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能达90.1%。但是由于结直肠肿瘤生物标志物筛选不足,大大降低了结直肠肿瘤被早期发现和治疗的可能。
大约只有40%的结直肠肿瘤患者在临床早期被诊断,以至于大部分患者错过了治疗结直肠癌的最佳时期,而因此失去治愈机会。
肿瘤标志物对于医生与患者有何意义?肿瘤标志物还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
许雯雯:从医生的角度可以作为术前评估的个体化指标,通过联合术前肿瘤标志物检测对术后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更精确评价。
对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有一定参考价值,并且肿瘤指标联合预测对患者的术后病理分期预测进行补充,能够更准确地预测患者术后预后。
肿瘤标志物在人群筛查、早期诊断、辅助分期及制定治疗方案、判断预后及疗效、监测复发、转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就意味着“患癌”吗?
许雯雯: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并不意味着“患癌”,同样肿瘤标志物不升高并不意味着“没事”。
若患者发现某项或多项肿瘤标志物明显增高,仅表示患有某种癌症的风险明显增高,需要定期复查,动态监测。
总的来说,肿瘤标志物不是诊断肿瘤的“绝对”证据,需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等手段综合评估,确诊肿瘤需要有组织或细胞病理学的诊断依据。
您对未来肿瘤标志物的发展有哪些展望?
许雯雯:经过多年对肿瘤标志物的研究,目前有两个问题是我希望未来能够得到改善的:
第一、准确性。
肿瘤标志物并不能%预测出患者是否患癌,一般要结合影像医学做定性结论,未来随着大数据样本筛选时代的到来,能更好地提高肿瘤标志物的准确性。
第二、无创性。
无论是早期的肿瘤穿刺,还是现在的血清样本检验,在肿瘤标志物的检验方法都有一定的创伤。
目前希望通过尿液、唾液等分泌物,利用肿瘤标志物无创检验的低成本和灵敏性,普及到更多人群中,充分发挥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的作用。
后记最后许雯雯教授表示,目前大部分单个肿瘤标志物敏感性或特异性偏低,不能够满足临床需要。
近年来,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提倡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来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达到帮助患者更准确地做癌症筛查。
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希望能够结合现代科技发展,特别是基因检测的能力,发现更多更精准的癌症靶点,研发出更有针对性的靶向药物,给广大患者带来福祉,提高他们生命的质量和长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