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医药史的好书《阿司匹林传奇》,书名还可以被翻译成《灵药传奇》。
我们都知道,阿司匹林是常见的非处方药,头痛发烧等小毛病,大部分情况一吃见效。虽然是治小病的药,但是可不能小瞧了它。近年来,阿司匹林全球年消耗量,基本维持在5万吨左右,5万吨是个什么概念呢?除以每片药的单位含量,相当于,人类每年服下亿片阿司匹林。作者管阿司匹林叫做灵药,这个叫法,可能会有人不认同。因为能够进入人类医药史的药物,会有千余种之多,为什么要管这款日常用药叫灵药,还要立传,还称之为传奇?这是不是一本广告册?我们再看,如果要票选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药品,我们会认为以下几种药品最有可能当选,青霉素、避孕药、疫苗和麻醉药,其实如果继续往下数,名单还可以增加,因为威胁人类的疾病也很多。在这种情况下,阿司匹林想挤入前三甲都很困难。如此看来,我们更是不禁不住要问,在关于一个药品的书名中,加入传奇两字,是否有吹捧之嫌?
一本医药史的好书《阿司匹林传奇》实际上,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有些人可能知道,阿司匹林在历史上,挽救了很多人的性命,在人类与病魔的斗争中,立过累累战功。其实,我们对阿司匹林的认识还不够全面。阿司匹林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这其中有个核心的特征,也是阿司匹林最神奇之处,就是阿司匹林从问世至今,少说也有千余年历史,按照规律,历史的大河潮涨夕落,但是它却一直稳坐潮头。有人可能还会质疑,是不是历史悠久就可以算是传奇?那么很多中国的中草药我们也吃了几千年?当然不是,因为只有情节足够曲折离奇的故事才配称传奇,阿司匹林拥有什么样的经历?为何人类一吃就吃了这么久?名气又从何而来?这些问题,都能从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一本医药史的好书《阿司匹林传奇》我们都知道,医药类的书籍往往专业性强,让人望而生畏,而本书的作者理杰弗里斯却没有用这些专业性来难为人,并不因为涉及到医药学的专业性,而使内容变得艰深难懂。他是一名记者,也是英国BBC的电视制作人,记者擅长还原事实,捕捉细节,本书的写作风格也是如此,甚至有人评论,本书更像是BBC纪录片的剧本。作者用文字对跨越了十个世纪的药物史进行了精雕细啄,故事按时间序列依次展开,书中群像众多,且刻画深刻,让读者看到了一幅阿司匹林的历史长卷。
BBC在写作过程中,作者亲访百名医生、医学专家、企业家、历史学家,还包括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得者,对阿司匹林的背景做了详尽的调研。他用精彩的故事和情节替代了医药学的抽象与晦涩,把这部阿司匹林医药史写成了好听的故事。
诺贝尔奖但是我们不能仅仅被情节吸引,这本书通过大量的史实与专家的观点让我们了解了阿司匹林,我们可以在作者的劳动成果之上,进一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人类近代史虽然不过几百年,但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身体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阿司匹林为什么至今还没有淘汰出药物市场?为什么还有如此傲人的销量?为什么努力挖掘了千年这么久,它的功效还没有挖完?
好,下面我就通过三个部分,先来理解阿司匹林的历史,再进一步的思考关于阿司匹林的问题。
第一部分,我们先来了解阿司匹林的四战成名史,通过近距离的观察,看看为什么阿司匹林至今还没有被淘汰?看看一款药品要想作为人类生存重要战略物资,从问世到成熟,是何等艰难的过程?
第二部分,我们要知道,为什么一颗灵药的诞生,要经过数百上千年的艰难积累?这是通性,还是特例?
第三部分,我们再来看看,在科学领域里,为什么获得荣誉的不是最先悟出观点的人,而是让世界接受观点的人?
一本医药史的好书《阿司匹林传奇》第一部分
好,我们先来说第一部分,看看阿司匹林如何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四次成名?阿司匹林的初次成名可以上溯到古埃及,只是那时候药名不叫阿司匹林。由此也就产生了一个关于药名的误会。人们误以为这种起着西洋化学名的白色药片一定是现代医药学的产物,然而,这种错误的认识掩盖了阿司匹林千年的历史起源。
起初的时候,远古居民发现,用柳树皮煮水喝可以去痛退烧,这一发现对于当时简陋恶劣的生存环境非常重要,于是就赶紧找地方记录下来。记录在哪呢?古埃及的时候记录的主要载体是纸草卷,支持的证据就是,在距今年的古埃及纸草卷中,发现有记录关于柳树皮的治疗方法与详细病例。这是不是普通药品的普通记录?当然不是。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最初的纸草书卷大多记录宗教事物,因为当时记录的条件非常粗糙简陋,只有关于神的故事,或者和神的故事等同重要的事情才有资格被记录下来。当时是谁使用了柳树皮治好了病,以及治好了多少人,已经无从考察,但是我们合理的推测,柳树皮的药方不会无足轻重。
要知道,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成书时,也是记录在纸草书卷上。长的书卷铺开能有几十米长,历史价值极高。虽然后来纸草书卷被羊皮书卷取代。但是从考古价值来看,由于纸草书卷制作工艺古老,原料又取材于尼罗河特有的植物,所以,其记录的内容很难造假,极具参考价值,每卷每米都是重要的史料。最后,这本含有柳树皮治病内容的纸草卷轴,以其发现者的名字命名,叫做《埃伯斯纸草书》,也就是埃伯斯先生发现的。
这几千年前的柳树皮与阿司匹林有什么关系?关系很大,因为从柳树皮中的提取的药物成分,也是阿司匹林的关键成分。纸草书卷的发现,为阿司匹林找到了的历史的源头,可以理解为,千年老药的认祖归宗。
我们再看阿司匹林的第二次成名。年横扫世界的大流感被称为“全球性世纪瘟疫”,人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我们再换一个方法来描述,为什么要在这次流感前面加一个“大”字?因为那次的全球大流感,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爆发范围非常之广,殃及所有的大洲,连生活在阿拉斯加的爱斯基摩人都被扫荡。我们可以通过数据的对比,来理解当时疾病肆虐程度,要知道二次世界大战,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二十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死于战场的人数约为五千万,这个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流感,在全世界造成十亿以上的人口感染,死于大流感的人数也是约为五千万,当时的世界人口只有十七亿。
由于大流感恰逢爆发于一战刚刚结束时,无数刚下战场的士兵,躲过了枪林弹雨,没有享受到和平的喜悦,在双腿还没有迈进家门的时候,就死在了大流感的魔爪之下。面对这样的大灾大疫,阿司匹林的功劳是划时代的,可以说它的出现,阻止了大规模的人口灭亡。今年是年,也是全球大流感爆发的周年。一百年前全球范围的大灾大疫,阿司匹林的功劳是划时代的,可以说它的出现,阻止了大规模的人口灭亡,是阿司匹林百年战绩辉煌一篇。
阿司匹林的第三次成名更为曲折。我们都知道,当下西药的更新换代之快,几乎已经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程度,甚至专业的医药从业者,都记不全药物发展的具体细节。哪怕是风靡一时的药品,也会在社会变革、自然环境变化和医药科技水平不断进步的综合作用下,成为明日黄花。而阿司匹林则没有,所以,它可以被称为医药界的经典。对于很多人来说,药名就已经听了很多年,其实这样反而带来第二种关于药名的误会。让人们误以为,它只是一款该淘汰的止痛退烧的西药。而事实却恰恰相反,阿司匹林虽已历经沧桑,但为什么没有被层出不穷的后来者挤出市场?那是因为阿司匹林具有惊人的挖掘潜力。这也是医药界众所周知的事情。关于它的研究至今还在不断推陈出新,学术界的人只要对它勤加钻研,都很难空手而归。
这段过程是这样的,随着阿司匹林声名鹊起,它的销售量变得大的惊人,制造商拜耳和其他公司开展激烈的商战,竞争品层出不穷,包括知名的布洛芬。竞争产生了新的销售王者,销售市场更新换代,就在人们开始遗忘阿司匹林之时,颓废的市场销售突然被提振。因为阿司匹林对心脏病预防的药效被美国学术界发现,阿司匹林在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被推而广之。
这款老药又焕发出了新的光芒,因为近几十年,物质生活提高之后的富贵病,也就是心血管疾病越来越多发,有研究发现,每天服用少量阿司匹林可以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它对血小板的作用,也有可能防止中风。
我们一般说,事不过三,阿司匹林从几千年的纸草卷中认祖归宗,从全球大流感中声名鹊起,第三次从止痛退烧药转变为心血管卫士,它的每一步都在牢固巩固灵药的美名。而这还没有结束,阿司匹林还在书写传奇。
接下来,到了阿司匹林的第四次成名,这一次,也是和社会环境变化催生的医疗需求有关。因为工业化的发展,人们居住的空间环境和饮水饮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一定的条件下,环境因素综合作用诱发机体正常细胞发生突变,导致肿瘤的发生。这时候阿司匹林的处境也不乐观,阿司匹林的专利期早已过去,虽然全球销量不低,但是利润已经非常低了,这样,就没有企业愿意对阿司匹林的药效进行研发费用投入,我们都知道,医药品的研发投入费用非常高昂,所以这轮对阿司匹林宝藏挖掘工作的费用,只能由*府承担。事实也是如此,近年来,阿司匹林药效的突破性研发工作,都发生在*府资助的,高校实验室中。
学者们的努力,带动了临床应用范围的扩展。具有学术权威的医学顶级会议,不定期都会发表,阿司匹林能够降低,某一类疾病死亡风险的学术数据。例如,年,科学家们就发现,低剂量的阿司匹林或能潜在降低大脑中的斑块水平,并且有效降低阿尔兹海默病的病理学表现,保护个体的记忆力。再例如,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举办的顶级学术会议中,有论文研究提出,阿司匹林在结肠直肠癌减少方面的确定益处可能延伸到其他常见的几种主要癌症。虽然新闻媒体报道时总热衷于强调,这是重磅医学研究成果,但是前沿领域的医学成果,还需要大量的学术研究反复论证,推广到临床又尚需时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人类在努力挖掘了千余年之后,阿司匹林的仍有很强的挖掘潜力,阿司匹林仍在医药学术界的视线范围之内,最近几年来,平均一年仍有篇论文关于阿司匹林的学术研究。
总结一下,透过回顾阿司匹林的历史,反映出医药行业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药物研发周期长,投入高,成功率低。从原始早期的资本投入,到后期的持续投入,再到研发成功,中间的过程十分漫长。在美国有“十年一药”的说法。可以说,阿司匹林的情况用“千年一药”来形容也不过分。阿司匹林确实积累了人类上千年的智慧与投入。但是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像这样的药品并不多见,也是遗憾,也是从另一个角度再次证明了医药发展的难度。
第二部分
我们可以看到这部阿司匹林的传奇汇集了不同时空、不同地域、不同人物的努力,好比一个超时空英雄联盟组队研发的故事。不是单独一个国家,又或者一个独立的企业支撑了阿司匹林的发展,也不是某一个时代的科学家们一次性的完成了阿司匹林的开发。用智慧的结晶来概括一点也不过分。阿司匹林作为日常用药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其他的药的情况可想而知。
按历史出场顺序,清点一下参与的人物,包括非洲草原部落成员,经历他们“神农尝百草”,才发现了柳树皮可以退烧。牧师在磨坊烘干柳树皮,简单粗糙地提取主要成分。拜耳公司实验室的科学家,改进了药物成分,但是纳粹拒不承认,在死后的许多年才实至名归。显微镜发明后,科学家近距离观察人体细胞,重新发现药效不是作用于中枢神经。不同的人物,一次又一次的改写阿司匹林的命运。表面上看,时代总是眷顾阿司匹林,每次都有主角光环加持。事实上,整部阿司匹林发展史,都在证明一个基本道理,每一次的成果,都是以前人的技术和智慧为基础的,经过数百上千年的艰难积累。
让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大家都知道,苹果手机创造了一个新的产品品类,智能手机。在苹果之前并不存在这种产品。我们对史蒂夫乔布斯和苹果公司充满了崇敬,把乔布斯和苹果公司确立为智能手机的鼻祖。但是一位经济学却打破了我们对智能手机的常规认识。通过总结和回顾那些成就智能手机的一系列关键技术,世人震惊的发现关键技术中的每一项,最大的支持者都是美国*府。换句话说,是美国*府为智能手机的发展铺就了成功之路。我们细看其中一项关键技术,比如,快速傅立叶变换。傅立叶是著名数学家,信号处理的过程中运用多种傅立叶变换,而快速傅立叶变换是信号处理与数据分析领域里最重要的算法之一。可以从电话、电视等通过模拟信号运行的世界,转移到一切都是数字化的世界。数字信号处理这门用数字方法对信号进行研究与分析的学科,是随着快速傅立叶变换的出现和发展而迅速发展的。这样,声音或者图像的信号都可以通过苹果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处理。在快速傅立叶变换这套算法中有一种最为常见的,是受到美国著名统计学家约翰·图基启发而产生的,当时,图集在做什么工作呢?冷战时期,他在肯尼迪总统的科学咨询委员会,在冷战的背景下,他正在试图找出苏联会在什么时候试验核武器。也许你对图基不太熟悉,那么你一定听过统计学最常用的箱线图,也是他发明的。除此之外,智能手机的触摸屏技术、锂离子电池、手机芯片等都是要美国*府机构的庞大资金的支持,尽管对美国*府而言,往往是出于*事的目的。史蒂夫代领的苹果公司多年打磨产品,并成功的商业化,是智能手机发展成为一个新的电子产品品类的重要一步。这一类的例子在科研产品中不胜枚举,芯片行业、软件行业、以及汽车工业,都对技术积累和行业沉淀有着极高的要求。阿司匹林的故事是一个特例,是一个传奇,很难想到这种积累超过了千年,但这个特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共性。科技成果的每一次推进,都可以理解为,是一系列技术力量多年积累、最后综合作用的结果。
当今医学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人类正在从分子水平上认识自己和生命,为什么人类在努力挖掘了年之后,它的功效还没有挖掘完?这个问题需要交给医药专家来回答,但是我们可以观察到因为科技力量推动社会发展,社会的发展即产生新的问题,涌现新的疾病,又不断的通过科技手段解决。在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人类社会和阿司匹林共同发展、相互塑造。
第三部分
本书提出了一个科技领域通用的观点,用作者自己的话说,那就是,
在科学领域里,获得荣誉的不是最先悟出观点的人,而是让世界接受观点的人。
这句话表述的是一个结论,也就是说,让普罗大众接受科技观点的普及工作非常重要,甚至要和科学研究工作一样重要。
这句话背后的逻辑,其实更应该引发我们的思考,走不出实验室的科技创造,永远就停留在实验室的阶段,停留在论文的阶段。我们都知道,无法普及的科技成果,很快就会被人忘记。一款药品的普及依靠的肯定不是靠秘密的配方和走街串巷的叫卖。按照作者理解,是激烈的竞争、投资、创业和有限公司等商业工具的运用才能成就一款药品的普及。
阿司匹林的发展史是本书的明线,还有一条暗线是属于大名鼎鼎的拜耳制药,阿司匹林被拜耳命名,是拜耳的专利以及注册商标,阿司匹林也给拜耳带来了巨额利润。可以说拜耳成就了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也成就了拜耳。如果对医药企业不熟悉,提到拜耳这个名字,可能你会感到陌生,但是它还有一个产品你一定不会陌生,海洛因,研发海洛因也是出于治病救人的目的,产品最初是用于给儿童止咳。没错,海洛因和阿司匹林是同岁。
作者认为拜耳药业是阿司匹林迈向成功的宏图中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片拼图,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第一、这家全球制药帝国把年以来土法制造的神药,彻底转变为大规模生产,第二,将各类商业工具卓越的运用在阿司匹林身上,造就了传奇。我们重点来看看各类商业工具卓越的运用。通常情况下,激烈的竞争中会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处于混沌,或者说是混战,参与者夹杂着对商业利润的渴望,最后得到一个成王败寇的结果,只是竞争也是动态的系统。王者需要继续总结竞争规律,娴熟运用商业技巧。阿司匹林的战争中又包括了,专利战、销售战。
我们先看专利战。医药行业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在医药行业,虽然药品的专利期过了,但是药品的价值还在,因此诞生了另外一种企业,非专利药企业。围绕专利到期的前后,将发生一系列的专利诉讼、非专利药品上市等事件,这就是“专利悬崖”,是指一个专利保护到期后,企业依靠专利保护获得的销售额和利润就会一落千丈。即使在专利期内,由于药品会销往全世界各地,法律制度各不相同,因地制宜则意味着要量身定制各种专利保护的手段,拜耳为阿司匹林在很多国家注册了专利权,每一个国家的专利和当地的市场开拓的故事都可以独立成文,例如在美国,一家药品公司为了获得德国拜耳50年的独家商标,将销售纯利润的75%双手奉上。
我们再看销售战,当时的市场竞争,激烈到遮天蔽日。我们先看一组书中的数据,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美国大小药店里陆续出现了百种不同品牌的阿司匹林,造成了近代史上空前激烈的商业大战。阿司匹林被拜耳强大的营销能力推上全球知名药品的神位,同时这也是高度竞争的结果,因为百种不同品牌的阿司匹林与拜耳一起教育了市场,驯化了消费者,让这款药品变得家喻户晓。
这不是一家公司仅凭一己之力能够完成的,激烈的竞争把阿司匹林塑造成一种时代象征,成为年代的时代符号和一种文化现象,一个用科技极大的提升生活质量的经典奇迹。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结果不是单凭广告和商战就能够达到的,阿司匹林崛起的根本原因是药品本身非常有效,也就是我们说的产品过硬,消费者的信任不断累积,产品渗透率不断提升和女士的口红和男士的剃须刀一样普及,进入千家万户的药箱、钱包、抽屉。
阿司匹林的竞争优势遮天蔽日,其他的竞争者已经完全无法竞争。而且当时,除了假药以外没有类似药效的产品可以和阿司匹林竞争,那个时代是一个阿司匹林全胜的时代。阿司匹林的发展中一直都有法律、商业与科技发展三种源源不断的推动力。这三者也是一款科技产品想要得到普及的常用武器,缺一不可。
本书评的目的并不在于鼓吹阿司匹林的是举世无双的药品,当今医学史无前例的高速发展时,但是有很多疾病还不能治愈,比如癌症,因此很多人对阿司匹林寄予希望。医药学的真相就是如何在不确定信息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决策。相信读者在读了本书之后,一定会对医药学的发展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最后再强调一句,阿司匹林虽然是非处方药,但是还是必须在医生或药剂师指导下服用。
好了,以上就是这本书的全部内容,个字。
(完)
亲爱的数据
出品:谭婧
美编:陈泓宇